秋霞说用得上的买,用不上的就不浪费钱了。”
许强满脸笑意,看来,结婚的事情进行的很顺利。
许笛今年二十六岁了,许强比她小三岁,二十三岁。
七十年代,国家已经开始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但是还没有强制执行。
“秋霞看起来不错,你自己心里有数,结婚了,就要撑起自己的小家了,对媳妇,要多疼爱。
两个人过日子,多少都会有矛盾,再生气,也不能说伤感情的话。”
许笛两辈子的婚姻,太知道,人在生气的时候,真是什么难听说什么,感觉很解恨。
但是,恶语伤人六月寒,说的时候图个痛快,造成的伤害,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
“姐,我知道的。秋霞去过家里很多次,她说爷爷奶奶,我爸妈的相处方式很好,她喜欢,我们也要学习。”
“那倒是,咱爷奶一辈子携手走过来,感情真的不错。”
许爷爷许奶奶相处几十年了,真的很少吵架,生气也不过宿的。
奶奶总说,气大伤身。过日子,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为了一些鸡皮蒜毛的小事,把自己气的够呛,不值当。
“姐,我在南边带回来一块红色的布料,你帮我给秋霞做一件裙子呗,结婚的时候穿。
我看了一圈,没有太好看的。我看你给暖暖她们三个做的裙子都挺好看的,你照着样子,给秋霞做一条。”
许强掏出一大块类似轻毛呢的料子,比一般的布料厚实,比毛呢轻薄。
“行,我看看,你让秋霞过来,我给她量个尺寸。
这块料子,做条裙子能好看。”
许笛心里盘算一下,想着后世那些经典的款式。
五一举行婚礼,天气不冷不热,正好穿着,不用套外套了。
许强正事说完了,又掏出几本书,他从南边带过来的,都是一些图画书。
许强走了,许笛开始画裙子的样式,太复杂的她也不会。
第二天,许强陪着秋霞过来,让他姐帮着量尺寸。
“舅舅,舅妈好!”
暖暖她们几个见过秋霞,也挺喜欢这个阿姨的。
“你们好,来,这是给你们买的好吃的。”
秋霞也挺喜欢暖暖她们几个的,孩子有礼貌,大大方方的。
最主要的是,许笛家把几个孩子打扮的精神的,干干净净,招人稀罕。
“谢谢舅妈!”
她们已经知道了,舅舅要结婚了,以后阿姨就是舅妈了。
“好了,你们带着舅舅去后院,把菜地浇点水。”
许笛今年又扣了一个棚子,里面的小菜都挺高了。
“知道了,姐,我去浇菜。”
他知道,他姐要给秋霞量尺寸,他在不方便。
“秋霞,你看看这几个图,我能做的不太多,你自己选选,有没有喜欢的?”
许笛拿出一个本子,上面有五六张裙子的大概样式。
“姐,辛苦你了。”
秋霞挺意外,她没想到,许笛姐还画出样式图了。
“我也就会这几样,太复杂的,我也做不出来。”
许笛也算是被赶鸭子上架了,量力而为。
“都挺好看的,我都有点挑花眼了。”
秋霞是真的都挺喜欢,款式很新颖,做出来,一定好看。
“许笛姐,我想要这样的。”
她最终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辈子一次的婚礼,她也想留下美好的回忆。
“嗯,行,这个的话,你买的鞋要带点跟,会更好看。
还有,你问问许强,有没有外汇券,去华侨商店,买一件胸衣。”
许笛在胸前比划一下,秋霞明白什么意思了,还有点不好意思。
许笛觉得,这时代的女人,是真的容易害羞。不止女人,男人也挺容易脸红的。
五一这天,张朝阳也回来了。
这是二叔家的第一个喜事,许勇虽然是老大,但是,暂时还在上学,也不知道有没有对象。
许笛她们一大早,就是穿戴一新,坐上张朝阳的车,去牛坊大队了。
钱奶奶和吴姨也一起,过去热闹热闹。
许强从单位借了车,开着大解放,去接亲了。
许笛她们到的时候,爷爷家的院子里已经很热闹了。
新娘还没到,都是过来帮忙的,满院子的饭菜的香味。
许笛看着既熟悉又陌生的场景,有多少年没见过村里的酒席了。
第239章
老许家在牛坊大队,也是数一数二的人家。
之前,是因为许大鹏(许父)夫妻工人身份,那可是整个牛坊大队的独一份。
各家各户,谁没有个急事,换个票,换个工业券什么的。
许爷爷更是十里八村的文化人,能写会算,是大队上的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