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适合谈话的地方,去你家聊这事吧。”
孟美兰急忙点头,“行,那咱们这边走,我家住的院子要往胡同里面再走一小段路。”
孟美兰带着瘸腿女人往8号院的方向走,而通过在路上的交谈,孟美兰才得知瘸腿女人名叫陈冬妮。
孟美兰引着陈冬妮走进正院,因为考虑到陈冬妮的腿脚不便,孟美兰特意放慢了自己的脚步。
她带着陈冬妮进院子时,马秀娥和钱静欣正好在水龙头处接水洗衣服。
看到孟美兰带着一个陌生的瘸腿女人进来,马秀娥和钱静欣瞬间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们瞧。
见孟美兰带着陈冬妮径直走过自己身旁,丝毫没有要开口解释的意思,马秀娥忍不住出声试探道:
“孟美兰,这是谁呀?怎么看起来这么脸生的样子?”
孟美兰瞥了她一眼,淡淡道:“洗你的衣服去,这不关你事。”
孟美兰说罢,直接带着陈冬妮进了自家屋子。
看着她们俩无视自己进屋去的背影,马秀娥瞬间感觉自己被狠狠下了面子。
她恼羞成怒地朝儿媳妇钱静欣说道:“这个该死的孟美兰,她不说就不说,反正我也只是随口问一句而已。谁稀罕知道一个瘸腿的女人是谁,也就她孟美兰不觉得晦气,还敢把那种人带回家来!”
钱静欣很是赞同马秀娥说的话,她脸上毫不掩饰地表现出嫌弃和鄙弃:
“这些怪人,一看就是上辈子造的孽太多,才被老天爷惩罚成现在这个样子。这孟大妈把她带到院里来,咱大院的风水指不定都会被她给冲到。”
“可不就是这道理嘛!要是咱院里之后出了什么坏事,那铁定就是孟美兰今天把她带过来害的!”
马秀娥和钱静欣婆媳俩在水龙头处嘀嘀咕咕了好一会,但俩人脚步却是半点都不带移动,压根没敢跑到孟美兰面前去直接表达不满。
她俩这表现,弹幕网友看了后,自然是又无语又好笑。
而孟美兰也通过弹幕的讨论,得知马秀娥和钱静欣在外面叽叽歪歪的那些话。
不过,孟美兰压根没把她俩放心上,因为知道她俩最多也就只能耍耍嘴皮子。
如果真要跟她们计较每一句话,那纯属是浪费自己时间。
孟美兰现在更关心的,是陈冬妮刚才说的那个关于工作的消息。
家里现在只有徐彩玉还在家,王金凤则带着英子和虎子去外面理头发了。
徐彩玉看到陈冬妮的出现,也和刚才的孟美兰一样感到意外。
等从孟美兰口中,了解到陈冬妮刚才在胡同口跟孟美兰说的话后,徐彩玉心中更是忍不住一阵激动。
和林清峰结婚这几个月时间里,徐彩玉深切感受到,农村户口想要在城里生活,会遇到多少不便利的事情。
以粮食的事情举例,就因为她不是商品粮户口,所以她没法像其他人一样,每月可以领到定量的粮票。
正是因为多了她这么一个大人,家里的粮食才会不够吃,需要不定时拿钱到外面高价买粮食回来。
而米面油这些东西,其实还不是最麻烦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可以用钱解决。
徐彩玉心中更担忧的,是她和林清峰以后孩子的事情。
因为按照规定,孩子的户口是跟着母亲走的,而徐彩玉这几个月已经特意打听过,这周遭所有的学校都只招收城镇户口的孩子。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她一直都是农村户口的话,那么孩子以后的上学就会是个大问题。
所以,眼下看到自己终于有机会可以把户口转为商品粮户口,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麻烦的事情,徐彩玉心里自然是期待不已,同时又有些忐忑不安,害怕事情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孟美兰也和徐彩玉有同样的担忧,所以她仔细询问了陈冬妮许多事情。
而陈冬妮也并没有对此不耐烦,反而是详细又耐心地跟孟美兰和徐彩玉解释清楚了所有问题。
孟美兰和徐彩玉听完她的介绍后,心中的顾虑慢慢也被打消了。
原来,这次想要卖工作的,是一个纺织厂的女工。
她儿子患上严重的肝病,需要到大医院做手术,而在术后还需要定期服用进口药物来控制病情。
这些钱加起来,不是小数目,已经超过了她家目前的经济负担,所以她家只能通过卖工作,来获得一笔钱帮孩子进行治疗。
陈冬妮望向孟美兰和徐彩玉,说道:“因为她家现在急缺钱,所以她要的价格也比较高,需要买家出600块钱,而且还必须是一次性给清。”
听到600块钱这个价格,孟美兰不禁皱了下眉头。
她这段时间也打听过,一般情况,像纺织厂工人这种岗位,价格在300到400之间都有。
不过,正像陈冬妮说的那样,那人卖掉工作,主要是为了应急救孩子。
孟美兰望向徐彩玉,问道:“你觉得怎么样?”
徐彩玉毫不犹豫地点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