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看他,上下的打量。
四爷忙起身拱手:“请二兄成全。”
李世民:“……”是啊!老三的前程在何处?父母因他身子羸弱,总也不舍。可终究是个大人了,“依你!回府后,我自会禀明父母。”
“另外,弟之亲事,莫订!”
“嗯?”
“二兄亲事订的早,四弟还小……而今乱纷纷,无法预知何人是何立场,因为,不急于一时。”
李世民又打量他:“中意哪家女子?若真中意,禀明父母,请旨赐婚未为不可。至于其父兄做何想,与那女子何干?况且,今日一立场,明日又是一立场,此最无常不过!男儿大丈夫,若心仰慕之,便当一往无前,所谓顾虑,不过是怯懦而已。”
更何况,以吾弟之人品、才干、样貌、家世,哪一样不是上上之选。不论是世家贵女亦或是公主郡主,皆匹配得。
四爷:“……”这还真就解释不得了,他只能道:“二兄,并非如此!而是偶遇一异人,言称小弟三年之后议亲,利己,利家,利族,利……子孙后代。”
李世民:“……”又一异人!又发预言!
既然如此,那当然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了。
“此事当人得信!岂可打诳语?”桐桐看着安排好的官廨,甚是满意。安排来的亲兵问,是否要安排新房,娶新人当然要安置洞房。桐桐能怎么回呢?只能是不宜早婚,否则有妨碍。
亲兵便不劝了,打水帮着擦洗。
官廨是一明两暗两间房舍,院中有官厨,热水饭食皆有供给。若无根底,便是拿着银钱也未必有好饭食,可若是有根基,此地能供应最好的给你。
宇文家得面子极其好使,她的官廨安排的最好,用具皆是上等。
可万万没想到,还未曾安置妥当,便有人来巴结:“……有一织户,其女姿容上等,郎君若有意,今晚便可送来。”
桐桐:“……”她看了此人一眼,这般害人之事,真要置之不理。
怎么能叫这婚事办不成,随后不等办婚事,骁果军就叛逃离开呢?是的!骁果军最后尽皆叛逃。便是强制配婚,给每个骁果军将士赐女眷以安家,亦未能安其人心。
只要稍作拖延,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她出门,给李世民送新婚贺礼,趁机见了四爷。
四爷以为听错了:“你要干什么?”
“炸了杨坚的墓!”
“什么?”
“炸了杨坚和独孤皇后的墓。”
四爷:“…………”
“人都死了,其他的都是虚的。”绝非因为杨勇的缘故,伺机报复,“真不是!”只有这个最简单又有效:“事关数万女子一生……”炸了他们的坟而已,怕什么?
况且,大隋走到今天,他们并不无辜!杨广这混账是他们生的,也是他们养的,更是他们一手扶持上皇位的,而今走到这一步,不找他们找谁?
别人都心存敬畏,我又何必?不论从哪里讲,我都升不起敬畏之心,“再说了,只是炸坟墓……”不影响棺木,随后修缮修缮就成了!
就权当是他们的儿子不做人,有人找他们告状,敲门声打了一些而已,有什么呀?
四爷:“……”杨广要下江都,多少人都在关注此事!各地起事,大战不止,何等要紧。也只有你在关注这件事。
你的初衷是为了那些女子,可这陵寝一旦有异象,这可能会催化天下变局……
第1492章 隋唐风云(18)三更
这个时期是有火药的!普遍认为, 火药开始逐渐用于战争,就是从隋朝开始的。不过是技术不过关,难以控制,不稳定的特性叫这个东西只是小部分小规模的使用过, 仅此而已。
其实大部分人对这个东西是没有太多认知的!
而杨坚的陵寝不在洛阳, 洛阳作为都城是杨广迁都之后的!所以,杨坚的陵寝应该是大兴城的附近, 也就是在长安的附近。
炸不难, 但合理的去炸,这就难了。刚上任, 有什么理由离开, 去炸一次杨坚的坟呢。
四爷问她:“理由呢?”
“宇文士及才从大兴回来……”
嗯。冬至大如年!宇文士及被派去代天子祭奠皇陵, 才回来没几日。自己这一行到的时候,他也才回洛阳。
“回来神昏体乏,加之天寒地冻, 舟车劳顿,有些小症候,不算康健。我见那府中在送邪祟……”
病了,久病不愈, 是有送一送的说法。
“之后, 他的症候更像是水土不服。”
四爷:“……”那这可不能小瞧!稍不留心就要命的背景下,必然十分重视。水土不服,自然要去取当地水土。
桐桐点头:“这事谁去?宇文士及与南阳公主有一子宇文禅师。其人温和儒雅, 君子之态。儿子为父亲亲自跑一趟, 本也应该。但宇文承趾差点被刺杀, 宇文家不放心小辈。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