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8o7章(1 / 2)

这多危险呀!

望岳却只笑,“临川回去就给阿母告状,阿母并未训斥……结果爹爹又训斥了阿母,说阿母对我们管的宽松!阿母委屈坏了,说怎么管都不对!”

事都不大,但简单的小事里折射出的是一家四口的生活细节。女帝与皇夫相处融洽,过日子如平凡普通的夫妻是一样的。

夫妻二人有一双儿女,对孩子的教养既宽松又严格,俩孩子敢于冒险,那是因为他们自身有本事可依托。

若是在往深处想想,就知道北华的另一个优势。那便是皇室和睦!夫妻和睦,俩孩子关系融洽。至于储君之位,那般大的地域,那么复杂的人口结构,便是两头大,各镇一方都无不可。

可反观李唐呢,帝后没有不和,然则终归是中间隔着妃嫔;除了嫡出的皇子皇女,也确实还有庶出的皇子皇女。储位……怎么能顺利传承,这又何尝不是个问题。

如果再把继承人放在一起比,这种差距怎么能视若无睹呢?

俩孩子只要往这里一站,简单的说几件日常小事,就能叫李世民发现李唐还有多少不足。

窦太后急着要见孩子,皇后便起身,亲自去送。

于是,望岳和临川便告退了,去见了李渊和窦太后。

李渊……其实并未见苍老!好似还是当年见了一面之后的样子。两孩子就恭维,说李渊是要得道成仙了,精神如此的卓越。

把李渊说的心情愉悦,将珍藏的宝贝一件一件的给赏赐。虽然三郎是十分招人恨的,但是这俩孩子是特别招人爱的。

他仿佛看见了偌大的江山最后合二为一,依旧是他的后人执掌天下。

孩子们谢了赏赐,就又都依偎在窦太后身边,由着窦太后摸摸他们这里,又摸摸他们那里。看手冷不冷,身上穿的暖不暖。一下一下的在这里摩挲又在那里摩挲的。

临川的嘴十分甜:“孙儿总是在市井中看到老人爱惜的拦着孙辈,怎么也亲香不够。心有羡慕,然而又十分不解,怎么就那么亲呢?真到了您和祖父身边,孙儿才知道,您和祖父对孙儿们的喜欢和旁人对孙儿们的喜欢是不同的。”

哎哟!我的宝儿呀!你要是在祖母身边,祖母都能多活几年。

望岳就笑,“阿母常说您偏心爹爹的时候多,偏心二伯的时候少。这都是因着爹爹嘴巧,不如二伯心实诚!故而,来之前阿母交代了,叫孙女多学学爹爹,可莫要学了二伯去!若不然,身边尽心伺候的反而不如数年不见的,二伯岂有不说您偏心的道理。”

这话说的,内外皆笑。

窦太后看着这孙女板着一张脸,说着如此逗趣又讨人喜欢的话,爱的什么似得:叫祖母看看!再看看!这怕这一见,就再也见不到了。

她的手放在俩孩子的脸上轻轻的抚摸:“要好好的!都要好好的!”

第1610章 隋唐风云(136)三更

请安就只是请安, 一顿饭都没有吃。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可就这一亮相,就足以叫人惊艳。

李世民睡不着了,夜里辗转。

长孙皇后坐起身来, 她知道有些事真得直面了!可这样的话他该怎么说出口呢?

李世民转过身来:“吵到你了?睡吧!”

“风大, 隔着帐篷,确实也有些不习惯。”长孙皇后披着衣裳起来, 将屏风外伺候的人都打发了, 这才又坐过去,看着李世民:“陛下。”

“嗯!”

“二哥哥。”

李世民一下子睁开了眼, 转过身来, 看向妻子, 就见她一脸正色,这事有大事要说。他以为是长孙家的事,“子女教养, 也不光是你哥哥的事!长安城中子弟多是如此教养的!况且,一个孩子一个脾性,谁家也不能保障说各个儿子尽皆成才。”

“长孙家……乃是外戚!能说的都已经说过了,若是还不懂其中利弊, 又能如何?”长孙皇后摇头, “不为此事。”

“哦?你说。”

“是承乾。”

李世民:“……”册立储君?可承乾……处事优柔,耳根子软,此乃大弊!他还想再看看, 这孩子并非无优点。

他体贴, 温和, 乃是谦谦君子。可……此并非君王之相!早前还觉得他年岁小, 倒也不急!可而今跟望岳和临川一比对……莫说与这二人不能比, 便是这两人所带那二十少年英豪比,亦是不能比。

可十五岁了,已经成形了,这又如何补救呢?还能教过来么?

这孩子的性子不随自己,不随皇后,甚至与不随他舅舅,再优柔寡断、耳根子软上,倒是有些随……他祖父!

故而,他心中越发的觉得皇长子不合适。

可这些话又怎么跟皇后开口?

可谁知皇后一开口便说:“陛下,承乾……不合适。”

李世民愕然,看向皇后:“观音婢?”

长孙皇后语气艰涩:“知子莫若母!同样,知子亦莫若父。陛下迟迟不立储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