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812章(1 / 2)

桐桐:“……”

“知道难了吧!”你就是再长寿,那是咱知道的事!臣子不知道呀!你得安定人心,就是需要一个储君!天下只有一个,手心手背的,你就说怎么选吧。

桐桐用发带给四爷把头发绑起来,还在那里细致的调整蝴蝶结。良久才道:“等临川回来……临川回来之后我跟他说……”

绑好了,人走了。

四爷看看依旧乱七八糟没有束成发冠的头大,等发带飘过来,这打的是个什么结?

临川是入秋之后才回来的。

高大挺拔,便是风餐露宿,他刻意的想把他磨成糙汉子,可天生丽质难自弃,奈何?

回来了,阿母还是那个样子,爹爹也依旧是个俊美无双!老了吗?臣子一拨一拨的老了,各个都恨不能自称是老臣。

然则,他们真的没怎么办。

他回来梳洗呢,汤药是阿母熬的,准备好的衣裳是阿母亲自做的,出来之后,桌上的饭菜是阿母亲手做的。

临川:“……”他挠头,我姐先出生,她又不差我,我也没比他高明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不选她岂不是对她不公?

倒也不至于选择了本就该选择的,像是做了亏心事一样。

桐桐把孩子爱吃的点下夹给他,然后挨着孩子贴的紧紧的,才要说话,临川就先说,“您作甚?我姐为皇太女,有助于巩固现在的政策。以免男女对立之事再露苗头。这个道理难道您儿子就不懂?”

桐桐:“……”

临川靠着母亲,低声道:“假使有一日,因儿子的存在而闹的天下不宁,那儿子就自东海而出,像是石猴一样,去寻找遗失的大陆,去找寻’巨谷‘、’大粮‘。”当年那些个故事,他越发觉得那就不是故事。

他的声音慢慢的变小了:“越是往西走,越是觉得天下好似没有尽头。天下之大,远远不止脚下的土地。姐姐远走,您和我爹都不放心;但儿子无论走到哪,您跟我爹都会放心的。”

桐桐就笑了,抬手揉了揉孩子的脑袋。

四爷催着孩子吃饭,“不到那个份上!”你爹娘还活着呢,你们要是能治理的好,“我和你娘倒是想出海走走。”

啊?

桐桐一脸可怜兮兮的看孩子:“我跟你爹受困于这天下,你们要是真孝顺,就长长本事脚踏实地的把实在的事办好。”只要我们还活着,就不可能放心你们去做危险的事。

石猴很勇敢,但开创者往往会面临许多未知的风险。

既然如此,那就不如你们好好的,只要你们整齐,我俩就算是六七十岁也能出海。那么多未知的事,我们依旧有磅礴的生命力,有甚不行呢?

要是能回来,海路畅通;要是不能回来,你们乃至于子孙后代都会想着出海,要顺着我们走过的路,去到达我们想到却没有到的地方。

临川:“…………”不说了!反正我心里有数,我的路我知道要怎么走。

这场谈话就到了这里,只是叫临川知道,储君……要定他姐。

再没有深谈,这得出发去演练了。此次用的都是年轻将领,狼还等人都已经能独当一面了,这次是他们正式以统帅的身份指挥。

而临川也率人先去迎李唐一方。

李世民见到了这几年只能在搜集来的信息上看到的人:临川。

在西域,百姓称临川为’王‘,没有册封,没有任命,因治民得法,施以仁政,故而百姓称之为’王‘,又因其长相俊美出尘,故而,百姓称其为’仙王‘!

坐上御辇,两人对坐。

李世民再度打量这个孩子,问说:“李唐与北华,谁胜谁败?”

临川沉吟了一瞬,面色不由的凝重起来:“若以军事而言,李唐必败无疑,这是可以预见的。但从长远来看,中原又必胜于北疆。”

李世民眉头一挑,朝后靠了靠,问说:“为何?”

“无他,文明尔!”临川看向李世民,“故而,侄儿说,便是北华胜,亦是一时一地之胜!一方侵吞了一方的土地,另一方以文明的方式同化了另一方的子民。”

说着,他的手放在棋盘上,落下一子:“故而,胜负之论,浅薄了些。”

李世民就笑了:“可北华与李唐而今相差甚多,甚至于有些东西是对立的。”比如,女子掌权。

“真正的文明在于包容,在于延展,在于完善。”临川看向李世民,“而中原文化,恰恰就有这个特点。正如早些年,鲜卑何在?您是鲜卑血脉,侄儿当然也是,可……鲜卑何在?”

你是汉人,我也是汉人,并无差别。

李世民跟着落下一子:包容——延展——完善——

他缓缓点头,“跟你父母说,晚上跟他们喝酒。”

临川:“……”他马上起身,“是!”

从御辇上下来,望岳看他:说什么了?

临川的手指轻轻一动:没甚要紧的,说几句闲话。

姐弟俩骑马游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