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875章(1 / 2)

且谁家都一样,只是程度不一罢了。

下楼去,雪花飘下来了,地上都白了。

四爷在车边等着呢,肩头都白了。他问:“闹起来了?”

桐桐就笑,问说:“你还有怨气吗?”

嗯?

“对父母你还有怨气吗?”

四爷:“……”有啊!我皇阿玛是个偏心眼,便是他把皇位给我,也改变不了他偏心老大和老二的事实。

桐桐就笑了,给他掸一掸肩头的雪花。

上了车,四爷开车,今天的车开的有些绕,车灯打过去,桐桐清晰的看见了‘孤儿院’三个字!

孤儿院一晃而过,两人心里同时感到一松,不属于自己的感觉涌来又迅速退去,这是属于原主的执念,在这一刻,他们才真的离开了。

两人对视一眼,这才驱车向前,这条路在这个雪夜里显的那么长那么长……

第1670章 岁月长河(1)一更

北风呼啸, 大雪纷飞。

四爷披着棉袄坐起身,浓重的感冒叫他头疼欲裂。这会子掐着穴位缓解!

原主倒不是感冒没了的,而今一个感冒倒也不至于要了人命。他是点着煤炭炉子,房间里密闭的太好了, 煤气中毒了。

他醒来的时候屋子全是煤气的味道, 硬撑着坐起来一把推开窗户,那会子喊都喊不出声, 就这么趴着缓着。

这口气换过来了, 中煤气的后遗症还在,再加上冻了好一会子, 直到原身的父亲天不亮起来去上班才被发现。

那时候只是稍微有知觉, 可也只能勉强看一眼。

然后被送到卫生所, 打了一针退烧针,又拉了回来在炕上安置着。

睁开眼,坐起来, 窗户的寒气顺着缝隙扑进来,他披着棉袄坐着,这才一边掐着穴位缓解症状,一边打量这间房。

房子是新盖的, 不大, 二十平顶天了。里面一铺炕,一个三条腿的破旧桌子,另一条腿用书本支撑着。炕边一个泥炉子, 这会子已经灭了。看上面的痕迹, 应该是盘起来天的新炉子, 抹的新泥还在, 甚至上面还有手抹泥之后留下的清晰手印。

除此之外……就剩下这一铺炕, 其他的可以说是一无所有。

抬头看看房梁,看看屋顶,这房子盖起来最多半年,用的还都是半拉砖。且墙皮真薄,一看就知道是‘一二墙’。

一二墙是所有的砖都平放着砌,一平方只需要六十四块砖。

这属于最省砖块的砌墙方式了,除此之外,还有‘一八墙’,需一平方九十六块砖;‘二四墙’是一平方需要一百二十八块砖,厚一些的是‘三七墙’,一平方需要一百九十二块砖。

这种节省的盖法,夏天太阳一晒就透了,冬天墙皮不隔寒气。

原主就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所以,此时哪怕坐在被窝里也冻的人忍不住发抖。

再将视线拉回来,看看床上的被褥,蓝底碎花,死沉死沉的,这是盖了很多年的被子了。视线挪到炕围子上,报纸糊过的墙因着没住多长时间,报纸看着还很新。

四爷眯眼看过来,距离他最近的一张报纸上的字大概能看清楚,这是一份《人民r报》,上面的时间是1970年11月9日,星期一。

贴墙用的是旧报纸,这个时间是过去的时间。但距离现在一定不远!看报纸纸张的情况,这应该还是当年的报纸。

所以,现在的时间应该是七零年十一月下旬或是十二月初。

正琢磨着呢,院子里有了动静,紧跟着这边的房门被推开了,进来一个带着红袖章的女人来。

这女人高瘦,齐耳短发,手里拎着个篮子,这会子篮子往炕头一放,搓了搓手然后伸到被窝里,过了一会才把手拿出来,摸到四爷的额头上,“醒了你倒是吱一声呀!烧傻了?”

一摸不烧了,这才重新拿了篮子往出走:“等着,饭一会子就得了。”

四爷:“……”这是原主的母亲,叫王竹兰,在街道办的菜市场工作。

王竹兰把炉子捅开,发现煤乏了,换了煤球啥时候才能把水烧开?她干脆用煤油炉子,一碗水一会子就开了,又从柜子顶上取了挂面,捏了一小撮……想了想再捏了一小撮,一起给下到锅里。

开了之后,又从篮子里取了鸡蛋。今儿一共只买到五个鸡蛋,有半斤的量。打了一个鸡蛋进去……犹豫了一瞬,再打了一个鸡蛋进去。

叫锅里的面和鸡蛋继续煮着,她扯了些白菜叶子下来,剁了两下想给扔到锅里,想了想,把菜梆子挑出来,嘴里骂着:“爱吃叶子!谁不爱吃嫩的?就你挑嘴。”

菜叶子扔到锅里,搅和两下就可以出锅了。

用盆装着,面汤全倒进来,觉得汤不宽,就拎着暖水瓶加了些热水进去,放盐,放猪油,再点上两滴香油。

想了想,又把腊八蒜捞出来一些,蒜已经发绿了,这个吃了开胃。

做好了,这才从东厢出来,往新加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