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大郎做什么?建房子?”
齐老大家父子几人农闲的时候都跟着别人建房子。
杏儿便把齐大郎自己召集了一帮子人,自己接建房子的活给赵氏说了。
赵氏点了点头,“大郎有这个营生也很好,只不过可不能仗着五郎的名号乱来。”
杏儿拿起茶盏喝了一口茶,没有接话。她之前没有想那么多,赵氏这么一说,她感觉自己好像说错话了。
“你爷奶还好吧?”赵氏又问。
“爷奶都康健,去岁我跟三郎来京城后,婆母就把我爷奶接家里去了。我爷有咳疾,公婆给他抓了药吃,现在好了很多,晚上偶尔还咳,白日都不怎么咳了。”
赵氏笑得平和,她跟马氏做了二十年妯娌,两个妯娌里面跟她走得近也是有原因的。
她平常嘻嘻哈哈的,有时凶得吓人,其实心是好的。
她当初看不上杏儿带着她爷奶这两个累赘,真到把杏儿娶到家了,还是真心实意地对她的。
赵氏忙说道:“那就好,那就好。”
“桃娘,家里姐妹、妯娌收到你送给他们的耳珰、珠花都很欢喜。大嫂好说要给她儿媳妇留着呢。”
苏桃给家中姐妹、妯娌都送了礼物,家中姐妹、妯娌无不欢心,杏儿也把家人的欢喜告诉苏桃。
苏桃笑着说:“她们喜欢就好。”
赵氏嗔笑道:“大郎媳妇个促狭鬼。”
第187章 云姐儿去何家串门
娘儿几个在堂屋里聊天,齐三郎跟喜子把土产都给搬到了倒座房放蜡烛、檀香的那个屋子里。
以前家里带来的东西大都放在了那里,于是,齐三郎跟赵氏确认了一声后,就把东西又搬了进去。
搬完东西,他来到堂屋向赵氏禀报,家里人都给带了些什么东西。
好在出发前齐三郎让齐六郎给写了个单子,禀报完他直接把单子给了赵氏。
赵氏不识字自然是又把单子转给了苏桃。
这个时候翠丫也给他二人做好了饭,赵氏就让他们先把饭吃了。
用过饭,齐三郎把家里大伯和他爹给他二伯写的信拿了出来。
赵氏接过信放到了旁边,“给你二伯的信,便等他从庄子上回来再让五郎读给他听吧。”
齐家这些郎君里面,一个个都读了几天书的,不过因着各种原因都半途而废了。
齐老大家的两个儿子,赵氏听说,二郎是学得好的,可是因着读书太耗银子,齐老大便不让他读了。
后面几个都是因着学得不行才不读的。
现下家中还有个齐六郎在读书,也不知道读得怎么样?
“六郎书读得怎么样?”
齐三郎老实回赵氏的话:“夫子说六郎天赋一般,好在知道用功,学得还算不错。”
赵氏点了点头,突然想到六郎这个年纪,五郎都考童生了,于是又问:“该考童生了吧?”
“夫子让他明年下场试一下。”
“嗯,你爹娘也不识字,听夫子的没错。好在你爹现在跟着大郎能做工赚钱,供六郎还是清闲的。”
齐三郎:“咱们齐家出来五郎这个状元,现今西柳村的孩子都以五郎为榜样,读书都上进着呢。村里的孩子到了年龄,家人都给他们送去的书塾。我爹娘也劲头大着呢,他们一定会好好供六郎读书的。”
赵氏一听村里的都以五郎为榜样,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读书好,读书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赵氏也不知道从哪里听来了这两句诗,竟然记得如此清晰。
杏儿笑着恭维她:“五郎是状元,状元的娘出口也能说两句诗文哩。”
赵氏呵呵笑了起来,“老婆子也不记得从哪处听来的,就感觉很是有理儿,就记住了。老婆子觉着这说的没错哩。”
杏儿笑:“我也觉着没错,你看咱家五郎学问好,就娶了桃娘这么个好看的娘子。”
杏儿是完全拿捏了赵氏,她夸五郎,夸苏桃,比直接夸赵氏还让她受用。
赵氏喜得不行,一冲动跑去里屋拿了个银戒子给杏儿,美其名曰住在京城也要有个京城娘子的样子。
赵氏手上戴着个金戒子,是苏桃孝敬她的。
苏桃手上没有饰物,她怕刮碰到朗哥儿。
长者赐不敢辞,杏儿高高兴兴地收了赵氏给的戒子,甜甜地向赵氏道谢。
娘儿几个又开始闲话家常,齐三郎一早招呼着朗哥儿出去玩。
齐三郎爱带着朗哥儿到处跑,朗哥儿还是很愿意跟着他的。
齐三郎抱着朗哥儿去了门口,走到外院时,还能听到堂屋里传来几人爽朗的笑声。
半下午的时候,喜子送齐三郎跟杏儿回庄子上去了。从庄子上回来的路上,又去何家接了云姐儿回来。
云姐儿一下了驴车就跑回了堂屋,抱着朗哥儿没命的稀罕。她亲了亲朗哥儿的小脸蛋,惹得朗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