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重生8o从民办教师做起 第225节(1 / 3)

“那时候她表哥说:梦瑶虽然残疾了,但是不能不读书,所以就开始教她读书识字。”

说到这里,胡梦瑶妈妈更是眼泪直流,她朝记者倾诉说道:“记者同志,你不知道,在她表哥没有来雅安见到她之前,梦瑶她,她是一度想要轻生的,她更是准备当年过完年就自杀的,这还是我偷听她和她表哥说话听到的。”

“这个傻孩子,是我们对不起她,我们做父母的没有照顾好她,呜呜。”

说道这里,胡梦瑶妈妈更是压抑不住哭出了声。

见到母亲的样子,胡梦瑶也是眼泪大颗大颗的流。

听到这样的故事,记者也是唏嘘不已。

不过他还是问道:“然后胡梦瑶才开始跟着李老师学习吗?学习了三年多就从小学到了博士研究生阶段了?你确定吗?”

“我确定。”胡梦瑶妈妈点头,她朝记者说道:“你们不知道我女儿她学习有多刻苦,所以你才没办法明白她为什么能够学习这么快。你要是看到她学习的拼命劲儿,你就不会怀疑她能够学习那么快了。”

“我女儿她几乎从天一亮就爬起来学习,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之外,所有的时间她都在学习,别人以为她每天学习14个小时左右,其实我知道,她每天都要学习18个小时以上,睡觉前两个小时躺在床上她都在思考着白天学习的知识。”

“今年因为一次意外她的眼睛受了伤,她表哥叮嘱她一定要好好休息几天,但她就是不听,还是要学习,她太拼命了。”

听到胡梦瑶妈妈的话,记者还是震撼说道:“那也说明她在学习方面非常有天赋,是一个学习天才!”

听到胡梦瑶的故事,记者更是震撼,三年时间就从小学阶段学到了博士研究生阶段的知识,这简直了……

他已经预感到,这个新闻要是报道出去,绝对会引爆全国舆论。

不过,他也不能全信胡梦瑶母女两说的话,他还需要从其他方面求证这个新闻的真实性。

比如华老那边,胡梦瑶的同学老师那边,等等等等。

只有确定了新闻的真实性后,他才会把这件事情报道出去。

这个年代,大部门媒体都讲究真实性,对虚假的新闻控制的很严格。

不像二十一世纪,为了博取眼球,很多媒体在事情还没有完全弄明白之前就大肆报道,最后证明新闻是假的,结果集体尴尬。

ps:开始沿着金沙江下丽江了,一路下坡真爽。怕路上没有信号,所以从早上码字到现在,把今天的内容发表了先。

------------

第309章 真正的第一神童

记者在采访了胡梦瑶后,第一时间打了一个电话会湘省,想要让报社再派人去采访胡梦瑶在小安乡读书时的老师和同学,印证你咋胡梦瑶在采访时候回答的细节。

另外,记者也是让报社打听华老先生的情况,看看能不能预约采访。

报社记者在首都等待了一天,然后就接到了总部的电话,让他明天上午8点去华老在首都的家里采访华老。

第二天早上六点多,记者就开始赶往华老家所在的位置,还没到八点,记者带着一群工作人员就来到了华老家里。

此时的华老,还在家里养病,他心肌梗塞动了大手术,所以最少都需要养病半年。

“华老您好,我是湘省日报的记者,我叫……”

“你好!记者同志。”

“华老你的身体好些了吗?”

“好多了……”

半个小时后,在双方相互进行一些沟通后,记者就开始对华老进行了采访。

“华老,如果没有问题,那么采访就开始了。”记者说。

“可以。”华老点头。

“华老,我想问一下,胡梦瑶是您的学生吗?”记者问。

“是的,她是我新收不到一个月的学生。”华老点头说。

“您为什么会收她当学生呢?”记者继续问。

“一个才14岁就读博的天才,换做你,你愿意收她当学生吗?”华老反问。

“肯定愿意。”记者点头。

“那就是了。”

“华老,听说您收胡梦瑶的时候,给她出了十道题是吗?”记者继续问。

“是的,我的好朋友老钱告诉我,有一个14岁的数学天才,已经学习到博士阶段的知识了,问我收不收学生。所以我就出了十道题考验她,我想着对方如果真只有14岁的话,只要答对五道题,我都会收她为学生。”

“哪里知道,那个孩子竟然把十道题都答对了,特别是最后两道题……”

说到自己新收的得意弟子,华老脸上就是掩饰不住的高兴。

最后他更是说道:“就因为我当时太高兴了,情绪很激动,导致我心梗被抢救了好几个小时,不过我并不后悔,如果还有这样天才的学生我还愿意心梗一次……”

“华老,您对李可灼老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