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86章(1 / 2)

因为怕误了农时,许义这些天几乎都是和他们吃住在一起,将自己会的东西如数交给了他们。

他已经尽力做到最好,可还是有些不放心。

不是不相信他们的实力,而是担心他们即将面对的困难,这些人毕竟出身贫寒,到陌生的地方去监督耕种,定然会面对不同人的压力。

当初赵太后就曾跟他分享过在侣葛坞的经历,一国太后都要面对这样的质疑,更何况他们呢?

若是遇到豪强乡绅,也不知他们能不能应付的来。

许义将他的担忧如数说出来。

“你应该相信自己,相信他们,也要相信秦国。”赵元溪笑道。

困难的确会有,但不至于处理不了,赵元溪之所以把治粟内史给拉过来,就是要他给这些人撑腰。

治粟内史下发的指令,代表着是秦王的意志,但凡识趣一点的都不会选择为难他们。

那些种子若是能顺利长成,甚至还能让在官吏的功劳簿上记上一笔。

许义明白了太后的意思,拱手致歉,“是小人多虑了。”

“你多虑一些,我要想的事情就少一些。”赵元溪朝许义眨了眨眼,“他们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咱们要做的事情还多着呢!”

许义失笑,他们要做的事情的确还有很多。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许义陆续收到了那些人传回来的信息,看到他们进展都颇为顺利,他也松了口气,发自内心的笑了出来。

第122章 伐赵

春耕才过去没多久,赵元溪便收到消息,秦国突然对赵国发兵了。

“秦赵积怨已久,秦国对赵国动兵是早晚的事,只是赵国国力不弱,恐怕没那么简单。”赵元溪躲在太阳底下,打着扇子,与昌平君闲聊,顺手给他倒了杯茶水。

秦赵之间动兵,那和赵国之间的瓷器买卖就做不了了。

昌平君来此是与太后商量将原本售往赵国的瓷器,卖到更远的楚国。

芈启自信满满,“如今赵燕大战,正是攻打赵国的好时候,大王派了桓齮、王翦两位大将共同伐赵,更有三十多万的大军,如何不能拿下那赵国。”

赵元溪历史不太好,但她清楚得记得秦灭六国的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想来这次伐赵没能拿下赵国。

“要不咱赌一赌!”赵元溪挑眉。

芈启有些笑不出来了。

他听说了太后和大王打赌的事,太后愿意同人打赌,那必然是胜券在握。

“太后娘娘这般不信任我秦军?”芈启神色凝重,有些不解。

赵元溪见他这般谨慎,没意思地躺回了摇椅上,打着扇子慢悠悠地道,“秦军的确强,可赵军也不弱啊!”

赵国的李牧,那可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北御匈奴,南抗强秦,到现代也是活跃在各个游戏里。

芈启道:“可赵王迁昏庸无能,那些赵军不过是一盘散沙。”

“兔子逼急了还咬人呢!更何况一国的国君,赵国并非无人,只要赵王愿意重用贤才,秦国真有大胜的把握吗?”

“太后指的赵国贤才是谁?”

赵元溪立马住嘴,眼中闪过一丝懊恼,不会因为她这番话,李牧被提前整死吧!

芈启见太后眉目间带有郁色,小心翼翼地问,“难不成此人是太后的故人?”

赵太后出身赵国,与赵国的官吏相识并不奇怪,但能得太后如此盛赞的,芈启想不出,他也不敢细想。

赵元溪见他畏畏缩缩的模样,就知道他脑瓜子里又在想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她轻哼一声。

赵姬和李牧那根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虽两人见过几次,但并未交谈过,倒是秦庄襄王子楚在赵国时与他关系不错。

不过当时一个是秦国的质子,一个是赵国声名不显的将领,两人之间能有多少真情还真说不一定。

更何况子楚心机颇深,赵元溪觉得他完全是诓着李牧玩的。

赵元溪凉凉地瞥了一眼芈启,“我的故人多着呢,你想问的是哪个?”

“臣不敢!”芈启吓得一哆嗦。

赵元溪表面上虽然是云淡风轻的模样,心里却纠结了千百遍,若不告知嬴政,秦国溃败,秦军必然损失惨重,若告诉他,那死的便是千千万万的赵人。

还有李牧,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赵元溪难以接受因为自己的一句话,而害死一个名垂青史的大将军。

哪怕他的命运注定如此,可不该由她去推动。

赵元溪没心情再和芈启聊下去了,“青瓷的事,你同高昇商议便好,我累了,你先退下吧!”

芈启离开后,赵元溪烦躁地将扇子盖在脸上,果然是事不到自己身上,就不会觉得难受。

当初学秦灭六国的历史时,只觉得老祖宗真厉害,可真的要面对这么多条人命的逝去,她实在有些接受不了。

一整天下来,赵元溪情绪都不高,连扶苏和子婴都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