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o章(1 / 2)

通讯员只见到了贝特内太太。那位太太滔滔不绝夸赞一番自己女儿爱丽丝是多么优秀,又夸都是自己教导有方,然后夸她所有女儿都很出色,并公开为尚未出嫁的五个女儿征婚,她希望都是有贵族身份且财产不低于大女婿年金5000英镑的优秀男士。如果长得好看,那是加分项。报纸原封不动把贝内特太太要求刊登出来,末了点评道“这位太太高声说了一下午,依然中气十足,丝毫看不出有过头疾,由此可知至少醒神膏药效不错,我们可以对新药膏多一些期待”。

如果说之前那些报纸用较高评价表达了对爱丽丝出品新药膏的信任,但还算用词严谨,那么出刊时间更灵活的《每日广告报》就极尽溢美之词,报道中仿佛已经看到药膏解决了脱发这一困扰英国人数百年的问题,畅想起伦敦及各郡满街都是浓密头发的美好场面。

伦敦,梅菲尔区,排屋餐桌上,男主人摊开仆人送来的报纸仔细阅读起来。看着看着,他不由自主摸了摸自己日渐稀疏的头顶,喃喃:“再试最后一次,这次一定是真的最后一次。”

用过早餐,仆人递来细心打理过的敷粉假发,男人自然戴上假发,又把黑色礼帽戴在头上,准备出门赴宴。

圣詹姆斯区,一幢独栋别墅里,女主人正招待交好家族的太太小姐小聚。席间,一位小姐看到自己腰间悬挂的特制玻璃瓶,提起刚从报纸上看到的消息:“那家卖醒神膏的东方爱丽丝药店,出了新的东方药膏,据说对治疗脱发有奇效。”

“一位年轻小姐,做点类似嗅盐的药膏也说得过去。但要说,她连脱发这种皇家医生都无法治愈的毛病都能治,那我可不信。”一位太太悠闲品着茶,发表看法。整个英国那么多医生,苦心研究治脱发医疗手段多少年、多少代,也没见谁真正做出点有用的药,该脱发的不还是脱。她心里清楚,满伦敦都是秃头,幸好自己头发还过得去,她很是得意。

“我倒是想试试。”另一位太太故作无奈叹口气,“家里那位正需要。刚求婚那会儿,算是个美男子,现在,哎,后脑勺没了头发,偏他还不爱戴假发。你们都知道的,也就正面还能看了。”

周围太太小姐都掩唇笑起来,好几个也附和表示要买来一试。相聚这几位,家里几乎都有个秃头的丈夫,甚至儿子也逐渐显露秃头迹象。

肯辛顿-切尔西区,住在豪华庄园也无法抵消人们对脱发的怨念。

“拿镜子照照你的头发,都快一根不剩了。”一位打扮时髦的女士整理着自己着装,对丈夫嘲道,“家族怎么给我选了你这么个联姻对象,真是丢我的脸。”

“呵,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头顶戴着假发片,满头装饰不就是为了挡住自己逐渐稀疏的头发,又比我好到哪里去?”做丈夫的,也反唇相讥。

调整头上帽子角度的女士,按着自己头顶的位置,瞪视丈夫:“谁说的,那都是污蔑!你个小心眼的秃子,休想!”

“是不是污蔑,自己最清楚,毕竟掉头发的人才是最在意的。”为了吵架胜利,已经不惜伤敌一百自损两百。

听着太太卧房里传出的争吵声,仆人战战兢兢送进今日早报,又战战兢兢赶紧退下。

时髦女士晃一眼面上那份报纸,突然,硕大标题字眼抓住她眼球——《固发!回春!脱发英国人有救了!》。当即快速认真翻阅起来。

她面上浮现一瞬喜色,又很快压下,若无其事起身:“我还有那么多庄园事务要处理,没空理你。”

说着淡定下楼,扭头就叫来自己贴身女仆,悄声道:“你去邦德街东方爱丽丝药店给我把一个叫固发回春膏的药膏买回来,先买一瓶,不,直接买两瓶。”完全不管报纸上明晃晃的8英镑单价。

另一头,做丈夫的,诧异妻子这次竟然不像往常一定要吵赢他。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好奇看向桌上落下的报纸,他的眼睛瞬间也亮了。

赶紧唤来贴身男仆,他指着报纸上写的药膏和照片:“给我买三瓶这个药膏回来,别让太太知道。”他听妻子曾提起过这家药店,曾经每次吵架她都闹着头疼,后来说是用了这个东方爱丽丝药店的醒神膏才好起来,这治脱发的药应该效果不假吧。哼,只要有一头浓密秀发,谁还不是个英俊的美男子呢。

这一天,很多人都因为报纸消息,去买了固发回春膏。好在这次爱丽丝早有预料,提前批量做了上千瓶药膏备用。这竟然只勉强应付下头一天的量。好些上流社会人士派仆从就是两三瓶地买。仅第一天,她就卖了7000多英镑,净赚差不多5000英镑。

得知一天卖出去多少瓶药膏,宾利先生惊得合不拢嘴。达西先生心中默默估算一番净利润,也有些吃惊,但他认为这笔生意含金量还要看后续治疗效果怎么样。

而那些苦脱发太久的男男女女,买回药膏当晚,就等不及让仆从给他抹上药膏。

打开精致木盒外包装,他们期待一天的物品就躺在一个鹅黄色绸袋里,把收紧的抽绳扯松,露出里面圆肚南瓜状药瓶。

瓶盖上还装饰着南瓜幼叶,实则是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