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jpg
燕宜提醒沈令月:“你记得我们昨天在文华殿整理的那些奏折文书吗,关于滇南铜矿的。”
铜矿开采,关乎到金融、经济、工程、军械等多个方面,属于国家战略资源。
沈令月依旧摸不着头脑,“挖不出铜了怎么办?总不能让恒王凭空变出来一个新矿吧。”
燕宜眼珠微微转动,神态与沈令月肖似,充满慧黠。
“你果然连自己看过什么都忘了。”
她推开车窗,视线飘远,仿佛跨越了绵长的海岸线,直达遥远的东方。
“大邺缺铜,更缺银,但是……某个小日子过得还不错的岛国,拥有全球四分之一产量的银矿哦。”
作者有话说:燕宜:(地图展开)殿下,想要开疆拓土之功吗[让我康康]
第136章
沈令月激动地在车里挥了一套王八拳。
别跟她说什么以和为贵, 她只想核平某岛。
不打不是种花人!
“哎哎,这个世界也有小日子吗?”文盲小沈眨巴着迷茫的大眼睛,求知欲爆棚, “那咱们老乡哥当初怎么没搞一块飞地回来?”
或者叫藩属国, 某某封地, 某某州也行啊。
燕宜微微后仰,躲开她毫无章法的拳风, 想了想道:“可能那时候还是乱世,萧太祖忙着打天下,很多事情都力有不逮吧。”
就连云韶女学,不也是在一百多年后才由同安公主主张开办的吗。
区区一个小岛, 优先级肯定比不上稳定政局,恢复生产,人口繁衍等等强国之策。
要说裴景翊在兵部上班最大的好处,就是燕宜跟着蹭看了不少舆图,虽然不够精细, 但也足够她分辨出那个熟悉的轮廓了。
之前裴景翊还在武库司, 燕宜在他书房看到过各地边防驻军每年更新军需器械的数量, 所需的铜、铁矿石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可惜他官职还不够高,军械局、火器营那边的资料保密程度更加严格,不然燕宜还想看看大邺的火器技术研发到哪个阶段了。
虽然她不是学这个专业的,但是万一能和这个时代的技术人才互相交流启发一下呢?
毕竟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每个种花人多少都有点火力不足恐惧症。
可以不用,但必须要有。
不过燕宜也就是想想而已, 总不能让裴景翊冒着风险去偷资料,再被有心人扣上一个意图谋反的帽子。
老公一时半会儿是指望不上了,幸好还有同安公主。
反正燕宜有的是耐心和时间慢慢等。
但大邺的铜矿储量是真的等不了了。
“如果按照现在的历史脉络发展下去, 铜矿产量枯竭,最先冲击的是货币,要么改用纸钞,要么更多使用白银结算。”
燕宜回忆着当初因为沈令月一时兴起发她的史同小段子,而专门去找的古代金融体系科普。
“纸钞需要国家信誉背书,需要有官方的金融机构,但是世家贵族和民间百姓宁可相信各地大商会自行开办的钱庄发行银票,也不敢寄希望于纸钞,归根结底还是不确定性太多了。”
“这个我知道。”沈令月全都想起来了,兴致勃勃举手,“大x宝钞不如厕纸嘛,之前我们去看展的时候还买过文创明信片呢。”
黄金白银好歹是贵金属,哪怕今天这个王朝突然崩了,但只要老百姓手里有金银,心里就不慌。
但纸钞这个东西……朝廷缺钱了就印一批,越滥发越贬值,谁还敢用啊?
沈令月摸着下巴偷笑,“大邺没有发行纸钞,估计老乡哥也听过厕纸梗,嘿嘿。”
燕宜点头,“虽然我们平时出门用银子更多,但对普通百姓而言,铜钱、粮食、布匹才是他们最常用的结算货币。”
铜矿产量年年下降,民间私铸铜钱杂质含量变高,铜钱和银子换算的比例越发不稳定,损耗率也在增加。
这一点在她平时帮着孟婉茵管家理账的时候就深有体会了,尤其是侯府在各地置办的地产,佃户每年往主家交粮,往官府纳税,这其中如何换算,都是一笔麻烦账。
沈令月听得晕乎乎,仿佛回到了大学通识课堂上。
她一拍桌总结:“……反正就是我们缺铜缺银,对面小岛储藏丰富,那还等什么,拿来吧你!”
说话间就到了公主府。
同安公主果然没让燕宜失望,只用了一晚上的时间就搜集到了许多资料,用来佐证她的大胆设想。
以燕宜对裴景翊书房公文的熟悉程度,没费什么力气就辨认出,这些资料中有不少都是密不外传的关键档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