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听李二兄的话,就是躲在李父身后不过去。
“好了,别闹了,赶紧的,上菜了。”
李母整治了四个冷盘,四个热盘,外加一道羊汤和一条烧鱼,凑了个十全十美。
冷盘里除了素菜,还有烧鸡烧鹅,热盘里也有荤的,是烤羊排,还是那日白子义他们来送羊羔子肉的时候,李母跟在一旁学的呢。
每桌还有两小坛子梨花白,女娘桌子上摆的就是带着桃花芬芳的桃花酿了。
等着菜上齐了,众人按着位置坐下,李母起身,拿着李大嫂给她倒的一小杯酒,对着众人道:“话不多说,祝愿在座的诸位,平安喜乐,健康顺遂!”
“开吃!”
李母此话一出,众人的筷子纷飞,哪里还顾得上煽情,一年一共也就这日是能吃的最好的,自然是没空说话,一个个的筷子夹的飞快。
倒是李父那一桌,都比较矜持,是一边聊着话儿一边不紧不慢的吃。
最为厉害的是四小只那桌儿,根本没人说话,筷子起飞,这可真是抢着吃的是最好吃了。
李三娘在给露珠儿挑鱼刺,露珠儿正手里拿着一个鸡腿啃着呢,吃的像只可爱的小松鼠,两颊一鼓一鼓的。
李三娘想着李母刚才的话,心里想着:“亲人都在我的身边,我的孩儿也在,除夕夜里一家团聚,人生最美好的事儿不过如此了。”
第362章 元正
大唐此时有守岁的习俗在,但玩了一整个儿白日的小孩儿哪里能熬到那个时候?
露珠儿吃完晚食,在被李三娘抱着的时候,眼睛就要睁不开了。
“三娘,你给露珠儿洗漱了,就让她现在这矮榻上睡上一觉吧。”
家里除了露珠儿,和早就呼呼大睡的小五郎之外,其他人都没睡。
就这么一直守到外头更士敲了梆子,子夜时分,元正日来临,新的一年开始了。
当有第一户人家燃起了爆竹后,街面上的人家就接二连三的点燃了自家的爆竹。
爆竹的动静,把睡着的露珠儿和小五郎都给弄醒了,小五郎哇哇大哭,露珠儿睁开眼看到李三娘就在身边,对面还有李母在,就没理会外头,转个身儿就又睡着了。
李三郎怕外头的爆竹吓到小黄,还把小黄的狗窝给拖到了正堂门边上。
就这,犬类本就灵敏的听觉还是挺遭罪的,小黄趴在自己的狗房子里一点儿不敢出来。
李大嫂和吴巧兰两人都端着托盘进来了,里头是盛着汤饼的小碗,预备着每人一碗,吃过了,才好回去睡觉。
这时,唐人倒是不怎么吃饺子,虽然说已经有这种食物存在了,但李三娘来了这么久,也就只在外头的馆子里吃过一回,还是作为一盘菜端上桌的。
“好了,吃过了,那碗放着吧,明儿个烧了热水再洗。
三娘,你等着,我给你找个衣裳给露珠热披上,别回院子的路上再吹了风。”
这一觉就睡的有些沉,毕竟昨夜忙碌了半宿儿,又守岁到了半夜,怎么可能不累呢?
李三娘醒过来的时候,露珠儿早就睁着大眼睛醒了,只不过露珠儿就是醒了也是乖的很,知道不打扰李三娘。
“阿娘的好珠儿,让阿娘亲亲。”
李三娘好一个劲儿的挠露珠儿的痒痒肉,逗得她哈哈大笑后,才搂过来在她额头亲上一口。
“阿娘愿露珠儿今年平安喜乐,快快长大啊。”
“阿娘,珠儿多吃饭,就长大了。”
“哈哈,好,一会儿吃早食,珠儿可要多吃些啊。”
把早前就给露珠儿做好的新袄裙拿出来,桃红的颜色,十分衬露珠儿的白皮,看着可爱极了。
“阿娘的珠儿可真好看!”
李三娘一边给露珠儿绑红头绳,一边如此说。
露珠儿过了三岁了,可以开始留头了,“等珠儿的头发长长了,阿娘就给珠儿买好看的发带扎起来啊。”
露珠儿仰头看向李三娘,露出自己的小米粒牙,开心的说:“珠儿好看,像阿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