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望着那渐渐散去的仙宫余晖,眼神仿佛穿透了时空,回到了那个他真正效忠过的、无比辉煌又最终倾颓的时代。灯火摇曳间,他似乎又看到了那位也曾精通音律、纵情歌舞、最终却黯然离场的陛下。
当年,他亦是在御前,为陛下与贵妃演奏。那时的笙歌宴饮、那时的霓裳羽衣,是真实的帝国繁华,是浸润着权力与爱欲的活色生香,而非如今日这般,是一场精心编排、引人入胜的“幻梦”。
开心吗?自然是开心的。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霓裳羽衣曲》能跨越千年,依旧打动人心。
惆怅吗?亦是惆怅的。
曲犹在,楼犹存,但故国故人,早已雨打风吹去。他于此地重现盛景,却更像一个繁华梦境的守墓人与叙述者。
这复杂的情绪在他心中交织,最终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叹,消散在再次响起的激昂乐声与掌声中。于他而言,这场演出,既是献给现代观众的极乐幻梦,也是一场无声的、跨越千年的祭奠。
李龟年微微挺直了脊背,将那丝怅惘深深掩藏。
“很棒!”
“特别好!”
“刚才实在是太棒了!”
他对接受了大家掌声和喝彩,依次回到后台的演员们道贺,不吝啬地送出自己的赞赏。每一位演员在经过他的时候都忍不住和他拥抱,即便是那些同样从古代穿越过来的还有些保守的舞姬们。
“李导,是你太棒了!”
“恭喜供奉!”
大家都非常的兴奋。
这时,李龟年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拿起来一看,却是路晓琪打过来的电话。
“李供奉,快来快来!”路晓琪的声音在手机里异常欢快,一下子就将他刚才那种复杂的情绪里拉回到了现实之中,“快来喝酒,大家都等着为你庆功呢!”
李龟年一下子就笑了起来,恢复成了之前那个潇洒不羁的自己:“马上就来!”
第141章 我们去农庄踏青去!
李龟年带着弟弟李彭年过来包厢的时候, 王维苏隽等人自然是要和他喝上一杯的。
他们喝的是赵过亲手酿的果酒,色泽莹润,入口清甜, 度数也不算高,正适合演出后小酌。赵过本人不喜喧嚣,只在彩排时静静看了一会儿, 今日正式演出反倒早早睡下了, 但却特意让人送了几坛他珍藏的佳酿过来, 心意十足。
路晓琪抿了一口,觉得甜滋滋的, 带着浓郁的果香,不由得眯起了眼。
“飞燕姐和瑾姐她们怎么还没来?”路晓琪问李龟年。
李龟年笑道:“她们与鹤年都想要卸了妆再换了衣服过来,让我们先热闹着。”
“龟年兄,今日这场《霓裳》, 真是……叹为观止!”王维率先举杯, 他的称赞向来含蓄却精准, “虚实相生, 人天相应,已得乐舞之真味。”
赵孟頫作为艺术界人士, 对美有着更加敏锐的感知, 将李龟年赞了又赞。而其他人如宇文恺、苏隽等人虽然上次看过了彩排,如今第二次看依然觉得震撼不已,自然不吝啬于夸奖。
李龟年面带微笑, 与众人一一碰杯,并未居功,只道:“是此楼神异,是飞燕、公孙她们跳得好, 是诸位乐工配合无间,非我一人之功。”
此时,赵孟頫放下酒杯,带着学者般的探究神情问道:“龟年兄,恕我冒昧一问。今日所奏之《霓裳羽衣曲》,与我往日所阅古籍中记载的曲谱似乎略有不同?”
李龟年闻言,眼中流露出知音难遇的赞赏之色:“子昂兄果然慧耳。”
他解释道:“我们在花萼相辉楼上演的并非原版,我将其称之为改进版。”
他在完成自己的心愿时要求完全复原霓裳羽衣曲,就连乐器的演变都考虑在内。但完成了之后他才管不了那么多,怎么喜欢怎么来!
不然要完全按照之前的来,那花萼相辉楼的“幻境”也不能用了,显然是遗憾;那么多的乐理新知识和他的灵感不能用了,也是遗憾。
所以李龟年在思来想去之后,还是做出了更改。
他道:“原版固然精妙,但更侧重于曲本身之玄妙变化。而今日之演,侧重点更放在舞蹈表演之上,在于呈现一场完整的视听幻梦。所以我在保留原曲骨架与神韵的基础上,调整了部分节奏与配器,更注重与舞蹈动作的契合。
“不过,整体的曲谱还是大致遵循原版,只是修改了一下几处小细节。”
保留其精髓,又能更照顾如今观众们的喜好。
李龟年顿了顿,目光扫过下方依然热闹的大厅,补充道:“更重要的是,需得与这花萼相辉楼之力相得益彰。何时该如溪流潺潺,何时该如雷霆骤雨,才能引导此楼所营造的幻景,方能达到方才那般天地人乐共鸣的效果。”
虽然他的极乐之宴作用于花萼相辉楼,但也是排练了很久才让这两者之间磨合娴熟。
可以说,是此楼,赋予了这首古曲新的生命。
路晓琪和苏隽听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