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农场位于燕山脚下,一个叫“小宫门”的地方。
林三七在中医院后勤科副科长,未来的分院后勤科科长杨少华陪同下,开始参观这个未来他需要工作和战斗的地方。
一个小山坡上,杨少华坐在地上,正狼吞虎咽吃着一只烧鸡。
林三七双手插腰,看着眼前这块荒地心里直打鼓,好家伙,这可真是天苍苍野茫茫,可惜没有草也没有牛羊,怎么看怎么荒凉。
“杨科长,咱们这农场多大啊?”
“嗯嗯,2000亩,面积不小咧。”
林三七看着山脚下的土地有点惊讶:“2000亩?不像啊。”
杨少华一边咀嚼着烧鸡,一边随意说道:
“的确是2000亩,不过包括了1000亩的山地,闹,咱们脚下的这座小山就是,剩下不到1000亩是可以耕种的田地。”
林三七回头看了看这个光秃秃的小山包,树木都没几颗,几乎都是裸露的石头。
“杨科长,这座小山也是?咱们要这石头山干嘛呀?而且我怎么感觉田地里,到处都是一块块裸露的石头?土层不是很厚的样子,一阵风刮过都能卷起黄土,这怎么种庄稼?”
第194章 农村女孩嫁城里
哪怕林三七是个城里孩子,但基本的常识总还是有的。
土地嘛,肯定是土层越厚越松越好。
像东北的黑土地,感觉捏一把都能捏出油来,所以农植物产量才高。
再看小宫门这块土地,田间地头可以看到石块也算了,关键是一阵西北风吹过,黄土地上就会形成一个微形的“沙尘暴”,这明显就是水土流失嘛。
土地贫瘠,粮食产量就不高。
田地里有石块,没办法进行机械化耕种,只能完全依靠人工。
到时被分配到农场的职工当中,有不少是老人,走路都费劲,还要他们下田干活,估计够戗,这不是要老头们死翘翘嘛。
一时间,林三七觉得这个农场似乎没有自己想得那么简单啊。
“杨科长,咱们医院怎么选了这么一块地呀,是不是让人给骗了?”
杨科长一边啃鸡腿,一边指着不远处几个村庄说道:
“咱们能在京郊占到这么一块地就不错了,你看看,西边是太平庄,南边是万路村,东边是虎峪村,人家早就把这边好土地都给占了,就这块地,还是开出来的荒地给的咱们。
想要好土地也行,得去东北,那边据说有大片大片的黑土地都空着没人耕种,咱们想要几亩地就给几亩,可是你愿意去东北不?去了那边,那可就真的永远回不来了。”
林三七心想聪明人还是多的,现在都不愿意去东北那旮瘩。
可是再过几年,有一群热血青年就是雄赳赳气昂昂冲到北大荒,将北大荒变成了米大仓。
当然他们说得再美好,最后还是用脚投票了,一有返城机会全跑了,这说明北大荒远没有宣传说得那么美好。
林三七又环顾了一圈,有点担忧地问道:
“嗳,杨科长,这地方的水源在哪呀?我看也没井呀。”
杨少华又指了指山脚下的一条山沟沟说道:
“闹,咱们在建的宿舍楼后面就是幸福河,就是现在没水,医院已经要求建筑队在河边打井了,以后咱们的生活生产用水都要用井水。”
林三七有所怀疑:“能打出水来?”
杨少华呵呵一笑:“打不出水来就惨喽,瞧见没,那就得去八里外的十三陵水库打水,到时咱也不用干别的了,天天挑水去吧。”
林三七心想自己也不是少林寺和尚呀,挑水没办法练功,真要到了挑水的地步,这地里也甭指望有什么收获了。
吹着冷风,林三七也不怕条件艰苦,反正苦了谁也不可能苦了他,只要有一扇门,他就永远饿不死渴不死。
林三七举目远眺,又指着东边一个古建筑问道:
“杨科长,那又是哪位皇亲国戚的坟头啊?”
“那呀,那是思陵,就是在煤山吊死的崇祯皇帝坟,规模是十三陵中最小的,好像原来是个妃子坟,崇祯吊死后,被多尔衮收拾收拾给葬里头了。”
林三七拿起相机,对着十三陵的远景拍了几张照片后,裹紧了身上的军大衣
“杨科长,你陪我去周围村庄走一圈。”
杨少华擦了擦手,又将没吃完的鸡肉小心翼翼包好放到贴身的口袋里,这才心满意足的站了起来:
“去村子里干啥?”
“这不是院领导交给我一个任务,让我收购一些农产品给职工们发过年的福利,什么猪肉呀,鸡蛋呀,粮食呀都好,有什么要什么。”
杨少华挠了挠头:“现在农村里还有吃的?走,咱们一起去瞧瞧。”
林三七之前回花都老家已经见识了南方的农村是啥样的,这次他是想见识一下北方的农村是如何过冬的。
至于说能不能在村里面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