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话事人 第6o6节(1 / 2)

生怕进去后遭受暗害和黑幕,或者遇到什么说不清的事情。

所以办事就要在这里办,当着众人的面公开办,这样才能公正!”

陈有年忍不住喝道:“岂有此理?”

在所有朝廷事务中,人事铨政堪称最为神秘和隐秘的事务。

具体过程往往不会对外公开,吏部也不会对外解释什么。

不然的话,成千上万的官员都来要解释,那铨政工作就没法开展了。

所以陈有年对于“阳光政务”本能的就很反感!

在大门口当着数百人的面,公然办理官职方面的事务,将所有过程都暴露在公众视线里,亏你林泰来想得出来!

但林泰来却很诧异的说:“我这个来跑官的当事人都不怕外泄和遭到非议,你们又怕什么?

朗朗乾坤光天化日之下,你们不会心虚了吧?那我就更不敢进去了!”

“随你。”陈有年恢复了淡雅的风度,只要进入规则内的流程,他就又有底气了。

只要你林泰来不闹事,只办事,就折腾不出花来。

你林泰来的业务,无非就是官复原职再加点料,又能搞出什么幺蛾子?

难道你林泰来还能来当吏部尚书,或者吏部左侍郎不成?

办完事就赶紧滚蛋!吏部不是你这种小丑耍大刀唱庙戏的地方!

------------

第五百六十三章 什么叫加官?

林泰来闻言将手里的罪己诏抄本拍在陈有年的手里,指点着说:「里面是不是有≈ot;林泰来官复原职并加官≈ot;等字样?」

陈有年不放心,又重新仔细看了一遍罪己诏全文,才点头说:「是。」

铨政容不得半点马虎,老铨政干部就是这么严谨。

林泰来有条不紊的说:「官复原职就不用说了,这很好理解,无非就是恢复我翰林院修撰兼礼部主客司郎中的待遇。

就是这加官一项,才是需要你们吏部仔细斟酌的地方。

这可是皇上的旨意,我对你们的业务水平不放心,怀疑你们到底能不能办好旨意。」

陈有年轻蔑的笑了笑,谁给了你质疑老铨政干部的底气?

又听到林泰来接着说:「所以我要考校一下你们,你给我解释解释,什么叫加官?」

陈有年毫不犹豫的答道:「所谓加官,大致有两种解释,一是升官,品秩提升;二是兼领其他官职。」

然而林泰来脸上却露出了大失所望的神情,「肤浅,实在太肤浅了!这就你的业务水平?

在你心里,只有品秩提升才叫升官么?

难道你这文选司郎中真不知道,在我大明,品流提升也被视为升官吗?

譬如知县行取为御史,同样是七品,但算是升官!

还有三品按察使,迁转为三品副都御史巡抚,一样被看成升官!」

陈有年紧紧绷着脸,一言不发,对林泰来的说法不置一词。

林泰来惊诧的大声说:「不会吧?你身为吏部当前管事的人,第一司文选司的郎中,不会连这些常识都不知道吧?」

陈有年:「……」

这种官位品流高级低级的说法,并不是明白写在制度上的,说白了都是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林泰来可以随便胡咧咧,但他陈有年身为文选司郎中,在铨政问题上代表的是官方身份,不能公开发表和承认这种潜规则!

但这种无奈的沉默,却被林泰来故意当成「无知」来大肆嘲笑,简直要憋屈炸了!

更可

恶的是,在角落里围观的其他来办事的官员竟然发出了哄笑声,仿佛十分乐意看到高高在上的吏部老大受难堪。

在这时候,前文选司员外郎、前考功司员外郎、现考功司主事赵南星冲了出来,为陈有年解围道:「林泰来!你到底是来办事,还是来大放厥词的?」

林泰来答道:「正所谓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先把加官的概念定义了,然后再把规矩定准了,才好依矩办事!

现在就开始办事!官复原职没有什么可讨论的,但是关于加官,我有几点个人意见要表达,免得你们把皇上的旨意办砸了。」

陈有年回过神来,回应说:「我们吏部欢迎表达意见,但我们吏部也有自己的规则!」

林泰来没理睬陈有年,侃侃而谈说:「首先一点,加官用在我的翰林官职并不合适。

因为翰林官乃是皇上亲自升授,不经吏部,所以吏部也没资格加官。

同时翰林官品级珍贵,我又没有什么大功,加官确实非常不合适。

所以加官只能用在礼部郎中这个官职了,这点想必你们吏部没有异议吧?」

陈有年板着脸没有说话,因为这些都是实情,否认也否认不了。

林泰来又继续说:「但是给我这正五品礼部郎中提升品级,也是不现实的。

首先,还是我没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