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沾抽出几份纸稿,递了过来。
林泰来收下后,又来到右厅,对主事赵南星喝问道:
“让你代表本司上疏奏请恢复考成法,你上了没有?”
赵南星抬起头,昂然道:“没有!不受乱命!”
林泰来质问道:“乱命?这么说,你反对我的意见?”
赵南星犹豫了片刻,别无选择的说:“你仗势乱为,我当然反对。”
林泰来正要说什么,忽然有个仆役过来喊,“右堂请林老爷过去!”
所谓右堂,在部里就是右侍郎的代称了。
林泰来便暂时放过赵南星,转身就去拜会吏部右侍郎王用汲。
王用汲精神头不大好,“我准备召起部议,拟定吏部尚书和左侍郎的推举名单。”
部议就是部务会议的意思,很多大员的候选人名单都是先由吏部内部酝酿出来。
吏部尚书的选举方式,基本等同于阁老。
可以由天子直接钦点,象征铨政真正属于天子,而吏部只是代持。
也可以先由吏部和大臣廷推出名单,然后天子点人。
吏部左侍郎则由吏部拟出名单,然后经过廷推并上奏结果即可。
当然,表面程序大体上如此。但在实际操纵中,私底下的合纵连横才是决定性因素。
比如在表面上,内阁为了避嫌,完全不参廷推。
但私底下,如果不和内阁先沟通好,廷推的结果到了内阁,不满意的阁老会怎么处理?
当然廷推都是后面的事情,现在才是吏部内部酝酿名单的阶段。
听到王用汲说召起部议,林泰来稍加思索后,回应道:“我不能参加。”
王用汲疑惑的说:“为什么?”
林泰来答道:“因为我还没正式上任,没资格参加部议。”
王用汲:“……”
朝廷批示下来了,凭照牌册也发给你了,你也没事就来吏部转悠!
结果你现在说,你还没到任?
林泰来解释说:“本来就没到任,我还没正式报道,也没去司务厅办内部手续。”
正常的部议是尚书、左右侍郎、文选司、考功司坐在一起,共同商议。
缺一两个人也无所谓,离了谁都能转。
但尚书缺了,左侍郎缺了,考功司也缺了,文选司还在家装病,那部务会议还开个屁啊!
王用汲忍不住怒斥道:“你们这些混账!就是不想看到新尚书、左侍郎上任!
你和文选司的陈有年,又有什么区别?”
没尚书没左侍郎,这些郎中就可以关起门来称大王了!
林泰来连忙撇清:“我是为了深化改革减少掣肘,而陈有年是为了权力私欲!怎能混为一谈?”
------------
第五百六十八章 什么叫政治下沉?
王用汲又对林泰来问道:「那你打算何时上任?」
既然你林泰来故意模棱两可,那就催着你自己定一个期限,你总不能说一直不赴任吧?
林泰来拍着胸脯答道:「少冢宰放心!我已经查过相关规定,不会耽误了上任时间!
嘉靖三年出台的规定是,赴任违限半年之上者,送吏部贬谪另用;违限一年以上者,革职为民。
所以我只要半年内能到任,都不算违反规定,真不差这几天的!」
王用汲:「……」
我踏马的问你何时上任,是怕你耽误了赴任期限吗?
此时亲自面对林泰来,敬仰海瑞的王用汲终于体会到了海瑞那不忿又无奈的心情。
还有,这林泰来钻制度空子的能力,实在是天赋卓绝。
先前在制度里硬生生的钻出一个考功司郎中官职,现在又想卡着「半年上任」的规定拖时间揽权。
林泰来又反过来安抚道:「少冢宰真不必担心,反正在各部大院里,干活的主力都是我们这些基层干部官员。
至于你们这种尚书侍郎之类的堂官,少一两个无所谓,不会影响日常政务,甚至工作效率反而更高。」
听着林泰来的歪理邪说,王用汲深深叹口气,他不是喜欢耍弄手段的人,但这都是你林泰来逼的!
便道:「老夫年老多病,最近又目眩气短,正准备上疏辞官」
「别!别!不至于!不至于!」林泰来立刻劝阻。
王用汲上了辞呈后,就可以暂时回家歇着去了,那么吏部三个堂官全都空缺。
于是问题就来了,吏部大印交给谁保管?
所以不用想,非常时期就会出现非常程序,皇帝或者朝廷肯定紧急空降一个尚书过来。
那么事情就完全不可控了,他林泰来这考功司郎中连发言权、建议权、利益交换权都失去了!
「那你什么时候赴任?」王用汲再一次问道。
林泰来无可奈何的回答说:「三日,三日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