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那份信任,是有钱也买不到的,我想续上乡亲们对我爸的这份信任,不辜负每一位等待信件包裹的乡亲们。”
程英当然知道乡邮员是一份苦差,以她现在的退伍经历,她其实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和人生。
她上辈子就选择当兵、升职、通往更好的道路。
可没人知道,她要往上升职,她要付出多少心血和努力,就比如最开始的当兵来说,每日高强度的各种训练,训得她头皮发麻,浑身都是伤,手上脚上全是磨炼得厚厚的茧子,练得她月事都没了,每日精神高度集中,浑身紧绷,就没有一次松懈的时候。
而每出一次任务,总有许多潜在的危险,受伤流血都是小事,要命确是真的,前世程英没少亲眼目睹跟自己同吃同住同训练的战友们,血肉模糊地在她面前死去,而她无能为力,没办法拯救她们。
一次又一次的经历下来,她的心里早已留下了严重的战争创伤后遗症,前世她虽然身处高位,在别人的眼中过得很好,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她选择的那条道路,对于她来说,其实十分的痛苦。
她太累了,她只想好好的歇一歇,做个平凡的人,平凡安静地过完此生。
今生她不愿意再走前世那条路,做乡邮员,只是她想过不同人生的一个选择性工作而已,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她的父亲。
第12章
送走了村里人和县里的领导干部,天色已经快黑了,程英和程雪、万淑慧三人,把新分到的锅碗瓢盆啥的,全都往二房住得西屋放。
万淑慧看着程英扛着一麻袋红薯,程雪端着一笸箩的玉米粒儿进屋来,心里激动的要命。
自己大女儿是真有本事啊,不愧是从小就要强,当过兵的人,就大女儿今天对付老程家的一家人的招儿,看得她既解气,又一愣一愣的,以后有大女儿在家,她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受老程家的磋磨欺负,也能腰板挺起来,从此立起来了。
母女三人有条不紊地收拾着分到的东西,程英把分到的猪和鸡鸭关进西屋外面的柴房里,转头对万淑慧说:“妈,明天我去后山运点黏土回来,在咱们屋子外面修一堵墙,跟老程家的院子隔开,以后我们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省得看见老程家的人,给咱们自己添堵。”
黄翠芝夫妻俩一直忽视程建同的存在,当初分给程建同的两间屋子,是老程家最小,最偏僻的。
屋顶不仅漏雨,还挨着柴房牲畜房,一到夏季天热的时候,隔老远都能闻到牲畜房那股粪便臭味儿。
程英上辈子多次跟万淑慧、程建同夫妻俩提过,不要住在这里了,她出钱,给他们在公社或者县里买套大的房子住,两人都不愿意。
程建同是愚孝,不愿意离开自己从小长大的居住地,万淑慧则是思想陈旧,觉得她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丈夫住哪,她就该住哪,不想离开这里。
程英重生回来,要重新买房子居住是必然的事情,不过她并不会勉强万淑慧夫妻俩跟她一起住新房子。
老一辈的人都很念旧,无论后代有多大的出息
,其他地方有多好,他们住不惯就是住不惯,他们宁愿留在自己的家乡,自己的老家,吃糠咽菜,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
既然如此,程英随他们好了。
万淑慧有些犹豫:“你要修堵墙,把咱们住得屋子外面的院子隔开,到时候你奶他们要来柴房抱柴火,养牲畜,就得绕着墙走,他们指定会生气,会骂我们,这不太好吧。”
“妈,都到这个地步了,咱们都已经跟爷奶大伯三叔他们撕破脸皮了,你还担心他们会不会生气,会不会骂我们,你管他们干啥,反正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仇人了,不用理他们!”程英无奈道。
程雪在他们西屋靠竹林地儿搭建的临时窝棚厨房里烧着火,煮着红薯稀饭,附和道:“妈,你别想那么多,别管老程家的人怎么想,也不用怕得罪老程家的人,今天咱们该得罪的都得罪光了,以后老程家的人是死是活都跟我们没关系,不用管他们说什么做什么,姐回来了,姐就是咱们家的主心骨,姐说做什么,咱们就照着姐的话去做,准没错儿。”
她虽然脾气跟万淑慧很像,心肠很软,心地善良,到底她是读过书,读过高中的人,见过不少人心险恶的事情,脾性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坚强,也越来越明事理。
程雪深知道自己跟万淑慧的脾性是立不起来的,很容易被人哄骗,牵着鼻子走,既然她们没有独立的性格,不如就跟着她有主见和想法的大姐做事,保管不吃亏。
万淑慧想想也是,叹了口气道:“小雪你说得对,我吃了这么多年的苦头,都是我心太软,狠不下心的缘故,老想着看在你爸的面子上,对他们忍一忍。可越忍,他们对我们一家人就越来越过分,害得你们姐妹俩也吃了不少苦。既然今天我们跟老程家的人彻底撕破了脸面,以后我们就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小英你要砌墙就去砌墙吧,明天一早,妈跟小雪一同跟你去运土。”
程英嗯了一声,没说什么,帮着程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