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亲而已,公婆都来了,自然是表示了对魏氏的重视。
他们之前虽有动摇,但仍然表现了读书人家的风骨不轻易毁约,而且到最后对魏楹的人品还是表示了信任的。
因此魏家人对他们也很是热情。王氏更是长袖善舞,把宴请安排得妥妥当当。
对方对今天的招待规格也很是满意。今天虽然只是家宴,但亲属团成员有一位亲王姑父,一位上柱国大伯,一位四品将军的叔父。
亲家职位稍低些,但也是五品的京官。琳姐儿美貌乖巧、知书识礼,他们看过也很是中意。
沈寄和亲家夫人闲聊,说到过两日都要去萧府(太子妃娘家)做客,还约了到时候一处说话。
琳姐儿夫婿也姓萧,和太子妃娘家是远亲。这一次亲家夫人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到了一张请帖。
正担心到时候全是权贵,自己去了也只是个不受看重的穷亲戚,得了沈寄的邀约自然是喜上眉梢。
这就为他家进一步打开京城上流社会的缺口,铺平了道路了。
他们如果不想重回京城圈子,也不会特地在京官女儿里给儿子寻摸媳妇了。
第732章
至于魏家人, 对文质彬彬、一表人才的女婿|侄女婿萧树人也比较满意。
这一天的宴席宾主尽欢。
等到把客人送走,十五叔问道:“听说宫宴的时候,靠山王妃和大侄媳妇发生了一些不愉快?”
沈寄挑眉, 小权儿可没够进宫参加宫宴的资格, 魏柏当然也没有。十五叔消息怎么这么灵通?
继而想到如今幺房住着宫里出来的人。娴姐儿是未来的醇亲王妃,这会儿肯定也少不了投诚的人。想必是听那些人说起的。
她点头道:“嗯, 十五叔放心,我没吃亏。”
那天亏吃得比较大的是靠山王妃。不过紧接着又出了靠山王要过继嗣孙的事儿, 大概她一时顾不得找自己算账了。
十五叔道:“还没吃亏?俩小子差点半道让人给做了。要不是楹儿一直让我不准动弹,还要约束老兄弟们也都不要动, 我早就……”
他对靠山王府是真的深恶痛绝啊!
先是儿子仗势欺人强抢清明过府, 然后孙女又想坑害小芝麻,如今老子又对小包子、小馒头哥俩下毒手。
最可恶的是之前靠山王世子污蔑大侄子通敌叛国。
那真要落实了,整个淮阳魏氏一个都跑不了, 妥妥儿的灭族之祸。
十五叔那些老兄弟, 随便拉一个出来都能写一本跌宕起伏、回肠荡气的武侠话本。这个沈寄是知道的。
不过, 民不与官争。回头真做下什么事儿,靠山王就会送一顶‘侠以武犯禁’的大帽子给他们, 然后要五城兵马司缉拿。
那让如今就在五城兵马司的小权儿如何自处?
所以魏楹一早就给十五叔带了话去, 让他想想儿媳妇就快要生了,闺女也马上要嫁了, 千万别冲动。
朝堂和江湖是两码事。
小权儿也说这件事大哥一定有安排,死活劝住了听说小包子哥俩被截杀,一下子目光就落到剑上的十五叔。
魏柏也点头道:“靠山王府的确是太过分了。大哥想来有下一步的计划了?”
魏楹道:“我之前是动了些手脚,让他知道靠山王世子已经不能生了。靠山王之前气得病倒就是为了这件事。不过如今他又想起过继的法子, 宫宴上看到精气神虽然不如从前,但毕竟还没有倒下。”
王氏挑眉, “我也听说靠山王府最近门庭若市,都是为了过继的事儿呢。”
小亲王颔首,“这件事如今在宗室里的确是闹得沸沸扬扬的。”
他这一出声,十五叔和魏柏等人才想起来,他和靠山王是亲叔侄的事儿。
实在是早就把他当半个魏家人。他和靠山王府又很少来往,把这茬都给忘了。
小权儿倒是知道魏楹后续还有安排。他说道:“我们且看着吧,如今有了防备,怎么都不能再吃那样的亏。”
十五叔一家三口都惦记着青哥儿,没一会儿就告辞回家了。
魏楹和沈寄则带着孩子们去自家的小宅子。
和朱雀大街的府邸比,这座最开始置办来成亲后居住的小宅子,只能称之为蜗居。
但对魏楹和沈寄,这里显然意义非凡。
这是当初魏楹能力范围内能买到的最好的宅子了。要不是有亡母留下的嫁妆,他和沈寄在寸土寸金的京城还得裸婚呢。
小宅子这些年时常用来招待进京赶考的淮阳学子以及其他一些地方的贫寒学子,里头倒是真出了些中进士的。
这些年来一直人气不断。
而且一直有下人在照料,所以景致都是维护得很好的。
小豆沙走在摇摇车边左顾右盼道:“好小哦!”
推摇摇车的是小馒头,他点头,“是有点小。如果咱们没有搬家,到这会儿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