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结底还是得自己立得起来,不能一味的只依靠夫贵然后妻荣。
反正不几日就要出京了,娴姐儿也就没有多理会那些糟心事儿。
她日子已经比大多数新媳妇好过多了。至少不用每日晨昏定省,也没人让她立规矩。
小亲王和娴姐儿执意不肯上座,魏楹想了一下也就同意了。
反正小亲王从小在魏家长大,也是这么过日子的。这是皇帝特许的,这会儿也不怕有人拿来说嘴。
小莲蓉和小饺子坐在小芝麻与徐赟中间的婴儿椅里。
饭菜上来之前,小芝麻一人一口给他们喂着辅食。
两小在平常时候还是不挑人的,看着是‘熟人’,也就乖乖张嘴。
他们只有生病或者是犯困这些特殊时候,才会指定要沈寄‘服务’。
这会儿两小已经十个月,胳膊腿都比较的有力气,饭量自然也增加了。
每天三顿辅食、四顿奶水,间或喝一些鲜榨果汁、鸡汤、鱼汤。和兄姐们一样都被养得白白胖胖的。
这会儿正享受着在众人之前吃的优待。
两小已经很习惯坐在婴儿座椅里这样列席了。他们先吃个七分饱,然后就看着众人吃。
小芝麻抽空再喂两口他们能吃的蔬菜、蛋羹之类。
这样围一大桌吃团圆饭气氛相当的好。连乳母都不用来伺候,更不要说让丫鬟在背后布菜了。
小豆沙嘟囔道:“可惜清明叔没来。”
“清明叔要去东山书院入学,还有表哥也要去。”
林淳前些日子也到京城了,沈寄还给他办了个小型的接风宴。
把人叫来了自己却离开,多少还是有些过意不去的。
好在这孩子也是住校,而且有清明照顾,在书院也不会出什么状况。
哪怕预科里全是权贵子弟,以清明的精明强干也不会让他吃亏。
如今魏家明面上的事儿是小权儿把总,但实际上暗处的力量可都是清明在管着。再说书院还有信哥和宁哥帮衬。
魏楹看过林淳之后,说秉性实在是弱了些。好在经历过祖父过世后族人变脸的事儿,如今倒是知道用功读书了。
出身官宦之家,读书的天分还是有一些的。
将来中了进士,他帮着谋一个翰林院的清贵职务就是。让他去争权夺势实在是不太可能。
小豆沙还是不太明白。
二哥、三哥都不用再去书院啊,清明叔也可以休学嘛。或者像王爷,什么都不用做岂不是更好。
她很喜欢漂亮的清明叔啊。之前天天看着养眼,一下子看不到怪遗憾的。
“你清明叔从前学了很多书本外的知识,所以不用再出去长见识。他如今要把时间都花在攻读上。咱们总不能硬拉他出来游玩吧。两个哥哥和他不一样,以前大多是书本上的知识。这一次是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嗯,你二哥虽然出过远门,但那是去海外。懂了么?”
小豆沙想了想点头,就是清明叔和两个哥哥学东西的顺序不一样嘛。
吃过晚饭各人找地儿散步消食,小豆沙走在魏楹和沈寄中间。
“娘,我觉得明叔跟以前有点不一样了。”
沈寄莞尔,“观察力不错嘛。”
魏楹欣慰地道:“以前明哥总是有些自卑。如今出去走动过,又有个安身立命的本事,的确整个人看起来都舒展开了。我瞧着都感觉高了半个头。”
如此样子才是好男儿,养母才算真的有了依靠。不然,自己再怎样,也不能总对沈家家务事指手画脚。
明哥之前和小包子、小馒头一起读书,总是跟不上进度,不得不去别的书院就读。
后来又来了个傅清明,基础比他还差却能迎头赶上。他就愈发的忧郁了。
好在一番游学开阔了眼界,而且如今书肆的分成每月源源不断,让他更加有底气。整个人看起来自然跟从前不太一样了。
这是找准了定位,不然像从前那样纯是自己找虐。
沈寄没见过明哥姑母的女儿,不过看其母而知其女。如今的明哥,他那位表妹想来是不匹配的。
男孩子晚两年成亲不怕的,再好好寻摸就是了。是那家先态度摇摆的,道义上大娘可不欠她小姑子的。
汪氏今天车马劳顿,吃过就回屋歇着了。
小芝麻和徐赟便带了龙凤胎去陪她说话解闷。
明哥则是和小馒头一起,听胡胖子讲他走南闯北遇上的趣事儿去了。
他如今正是四处搜集可以写入书中的素材的时候,胡胖子于他而言不啻一座金山。
小馒头很少有机会出门,对这些也很是感兴趣。两人正殷勤的给胡胖子端茶倒水。
院中星空下,沈寄笑着对魏楹道:“魏大哥,我觉得这样的日子好好。”
小豆沙附和的点头,“好得不得了。”大家都在一起,就是可惜清明叔不在。
“什么样的日子一直过都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