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便下帖子邀他们参观去了。
两小太小了不好带出去,沈寄便在家照看他们。
这次回来,主要也是个还乡的意思。就安心带着两个小的过上了田园生活,每日里也很是乐呵。
魏楹这些日子虽然没见官场的人。但听说他回来,很多年少求学时的同窗、友人络绎不绝的来拜访。
他每日里与人诗酒唱和、垂钓下棋也很是逍遥。
那天见了曾知县之后,很多官员也派人来下拜帖。
他懒得一一应付,而且背着稽核百官的名头,也不好和他们私下多接触。
正巧县城的学宫来人请他回去见见师弟们,他一口答应了下来。
把下帖子的人都邀到那里去了,预备到时候一起见。
沈寄估计就是请他作为本学宫毕业的成功师兄,去给后学传授如何成为人生赢家的经验。她读大学的时候也经历过。
这会儿胡濙来了,因为汪氏在家,沈寄打算先打听清楚了再跟她讲。
便对胡濙道:“你小叔叔、小姑姑想去水边玩。你给我们带路吧。”
这里的男伢子有直接脱光了跳下河的习惯,她如今又不清楚他们聚在一起洗冷水澡的地方换没有,便让胡濙带路。
胡濙想了一下也反应过来,“魏奶奶你让人给清场不就好了。”
“还是算了,难得回来一次,不要弄得背后被人埋怨说我们排场老大。小豆沙、小饺子,走。咱们去看鸭鸭!”
小饺子抬手指着隔壁王二叔家,目带询问。
沈寄笑道:“不是隔壁的丫丫姐姐,是河里游水的小鸭子。真正的小鸭子,不是木头做的哦。”丫丫和小虹今天也跟着去茶山了。
小莲蓉反应过来了,“澡澡”。
“没错,就是和小莲蓉一起洗澡澡的小木鸭。我们现在去看活的哦。”
两小洗澡的时候喜欢把木鸭子放在水里浮着,这次出门也都给他们带着的。
鸭子什么的,其实从前带他们去二狗子的农场也看到过。不过那会儿还没满周岁记不住。
如今有十五个月了,看过应该记得住了。
说起来两小才十五个月,但从小养得好,看起来跟村里两岁左右的娃娃差不多。
果不其然,胡濙对夏姑娘印象很好,沈寄问起的时候说她各种好。
沈寄瞅眼那边看鸭子看住了的幺儿、幺女,摸摸下巴问胡濙,“你小子这么精明,肯定能猜出来我干嘛问你。这么看来,你应该没什么想法啊。”夏姑娘十三岁,比小胡濙大三岁。
胡濙赶紧摆手:“没有、没有。她是我的小先生。魏奶奶你也知道我挺小就被爷爷教这教那了,有时候也挺想玩儿的。而且爷爷要求又严格,我有时候根本达不到。”
沈寄点头,胡胖子说他的长子成长的时候,他常年不在家,慈母多败儿养坏了。
所以在视为继承人的大孙子的教育上,他格外的看重。
“然后呢?”
“有一次我偷跑出来,碰上夏梓樱偷偷藏在树洞里看书,看的还是算术。我就很纳闷,她怎么这么喜欢,还背着大人偷着看啊?然后我们就聊了起来。后来我弄不懂又不敢细细问爷爷的东西,便都拿来问她。她看过书后那些问题都能解决。她也跟我借书看。她当时不是喜欢算术,只是就找到那几本书,所以就翻来覆去的看。有一次我不小心就把明爷爷的游记夹在一些书里借给她看了。她看了喜欢,我又回去拿了权爷爷书肆其他的书。她说她应该也能写,后来我就帮她带上京。我只当她是小先生的,而且我已经定亲了的。她说王家村外的天地很大,好想出去看一看。魏奶奶,您是觉得她和明爷爷合适么?”
沈寄听胡濙嘴里满是爷爷、奶奶的,只觉这孩子辈分好小啊!
听他这么问便道:“不是我,是大娘。她和夏姑娘的奶奶从前交情很好。而且夏家毕竟也是耕读传家,家风也挺好。又看着夏姑娘能干、漂亮,就动了这个年头。”
魏楹大概跟大娘说了实话,明哥如今是秀才,能考上举人那就要烧高香了。
沈家是商家,但明哥只是小儿子。将来分得的家产不会太多,但一辈子足可衣食无忧。
他和小馒头差不多,不是爱操心的。所以夏姑娘倒是真挺合适的。
“哦,是魏家太奶奶啊。”
“行,我知道了。不过还得多了解一阵,你谁都不要讲哦。不然影响夏姑娘的名声的。”
说到这里沈寄忍不住笑了,“要是成了,你也得管她叫奶奶。”
胡濙也想到了,顿时黑线。
“娘——”小饺子急切的声音响起,原来是鸭子要回家了。
这些鸭子养得很好的。到快开饭的点,自己知道成群结队回去的。
沈寄笑笑,“我们跟鸭鸭一起回去了吧。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回头讨几只回去好了。”
她要是说买,村里人肯定不依,会执意相送。就索性直接讨了,还显得不见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