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得上她?
(生气╰_╯)
【祭祀英灵阁后,是于章台宫大殿举行的规模盛大的授勋仪式,拢共持续了十日才算结束,最后一日的赐宴刚结束,栎阳殿下就迅速往秦王身上一歪,俨然是累趴下了。】
[年轻真好,倒头就睡(捂嘴笑jpg]
[这段时间又耗体力又耗脑力的,能不累吗?得亏是拥有比格般精力的姮崽,换成是我,一早就累趴下了(挠头jpg]
[我可太羡慕政哥和姮崽的过目不忘技能了,在授勋前看几遍提前整理好的信息就能记住个大概,然后在授勋仪式上把人和人名对上号后,就能准确地回忆起他们的大致信息。]
[真的超级窝心的,我要是秦人,我得感动死(猫猫头落泪jpg]
老秦人默默点头。
试想一下——
当他们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来到咸阳,却见秦王态度温和、殿下笑语盈盈,甚至能十分自然地与他们谈起曾经的辉煌战绩,末了还满是关切地询问他们家中的妻儿老小……
只恨身边没个敌人可以砍!
(热血沸腾jpg)
“以利赏、以情合。”
嬴渠梁摇头失笑,“姮儿于人心上确实天赋异禀,也肯为秦人用心思,难怪都爱她。”
其实每一批秦卒在上殿授勋前,都会有手执名录的使者通传其名,她完全不需要花心思去记他们的名字、出身经历与家庭情况。
但她依旧认真记了。
并在秦王授勋之时,以随意闲聊的姿态,或是提及他们某场表现出色的战役,或是关心他们家中的妻儿老小,既安抚了他们的紧张情绪,也是无声地宣告——
大秦始终都记得他们。
能来到咸阳参与授勋的毕竟只是少数,可当他们回到散落各地的大营或家乡,将在咸阳的所见所闻告诉军中同袍和邻里友人,那么军心、民心将进一步收拢于父女二人手中。
不仅是秦卒在秦王父女眼中具象化为一张张生动而不同的面孔,秦王父女在秦军与秦人眼中,也脱离了尊贵的、代表秦国的符号象征,成为不可替代的效忠对象。
实在是双赢的结果。
【次日清晨,终于迎来难得的休沐时间的文武重臣与王室宗亲被秦王传入章台宫。
“寡人欲立储。”
神色平淡的秦王冷不丁地放了个大雷,“以栎阳为储,尔等以为可否?”
众人:“……啊?”
文武重臣们惊讶又不惊讶,互相交流一下目光,随即表示无异议,宗亲见此,也纷纷附和。
“善。”
秦王唇畔扬起笑意,“既如此,拟诏,册寡人长女姮为太子,奉常与宗正立即筹备,于三月初三,往雍城祭祖庙、行册礼。”
“唯。”】
[不愧是铁血大秦,办事就是高效率,即便是立太子这样的大事也是分分钟搞定(大拇指jpg]
[那可不咋滴?别看我们姮崽过完生日才五岁,但她可是已经当了好几年的隐形太子,全咸阳都默认的好吧啦~_~]
[看叔父们的态度就很明显了呀,对政哥立姮姐当太子一点意见都没有,唯一的分歧就是她年纪太小、想等她长大点。]
[大秦本来就高度集权,政哥彻底亲政也有两三年了,就算还没到说一不二的一言堂地步,也相差无几,他下定决心,再加上文武重臣本来就不反对,众望所归,流程当然走得快。]
[主要姮崽不仅聪明有能力,还很社牛,跟大秦各派系的重要人物都关系亲近,她上位当太子符合大家的利益。]
[权力自下而上,要是重臣宗亲都不看好、不配合,就算政哥一意孤行靠着威望强行立了,最后估计还得翻车。]
始皇陛下深以为然,简直不能更赞同。
君王与臣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臣子的利益和君王的利益,也并非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一致。若自身不能让臣下信服,光靠他的威望与扶持有什么用?等他两眼一闭,转头就被架空。
忠心?
呵!
就比如李斯吧,始皇自信李斯是忠诚于他的,他活着一日,李斯就绝不可能背叛违逆于他——前提是他活着。
好消息:李斯忠诚于他。
坏消息:李斯只忠于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