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突然,他想到了一个人。
&esp;&esp;“季重,麻烦你去告诉司马仲达,若是他劝阻不成,季汐或可劝阻丞相出兵。”曹子桓如是说道。
&esp;&esp;吴季重点头,钻废竹篓离开了丞相府。
&esp;&esp;曹子桓是多虑了,曹孟德经历了赤壁之战的惨败,再遇到同种情况时只需有人提醒就能清醒过来。
&esp;&esp;单凭司马仲达一人,就可以劝阻曹孟德出兵。
&esp;&esp;年后,季汐要走马上任了,除了必备的生活用品以及随从,还带上了荀文若送给他的那只小奶狗——钧介。
&esp;&esp;王伯舆想要跟随,却被季汐拒绝了。
&esp;&esp;季汐郑重地道:“我有事需要你帮忙跑一趟,这件事至关重要。”
&esp;&esp;王伯舆听季汐说的认真,也十分重视季汐将要交待下来的任务,竖起耳朵生怕听漏了半个字。
&esp;&esp;季汐说道:“我要你帮我找一个人,找到后带来豫州。”
&esp;&esp;王伯舆问道:“是什么人?”
&esp;&esp;季汐说道:“他是一位医者,告老还乡的张长沙。”
&esp;&esp;张仲景的医术十分出名。
&esp;&esp;季汐这么一说,王伯舆就知道了要找的人是谁——长沙太守张仲景。
&esp;&esp;张机,字仲景。
&esp;&esp;按理来说,张仲景现年六十岁左右,远远没有达到七十岁的致仕年龄。
&esp;&esp;但张仲景自己告老还乡了。
&esp;&esp;张仲景的家乡在南阳郡,回到家乡后还有不少长沙的百姓去看望他。
&esp;&esp;他在南阳名声很大,住处并不难找。
&esp;&esp;很多人都慕名而来上门求医,张仲景也不拿乔,细心的为病人诊治。
&esp;&esp;王伯舆问道:“他若不愿意呢?”
&esp;&esp;虽然不知道张仲景的具体住处,但要找到人很容易,难的是如何将人带来豫州。
&esp;&esp;张仲景怕是不会轻易离开家乡。
&esp;&esp;若是不愿意来,他是否可以采取必要的手段,比如将人绑来?
&esp;&esp;真这么粗鲁,季汐会不会不高兴?
&esp;&esp;季汐想了想,说道:“或好言相劝,或重金相求,务必要在十月之前将人请来,请不来绑也要将人绑来。”
&esp;&esp;颍川荀氏家大业大,拿的出诊金。
&esp;&esp;医者仁心,张仲景即便是被绑来的,也应当不会见死不救。
&esp;&esp;换做是华元化就不一定了。
&esp;&esp;华佗,字元化,那是连曹孟德的征召都不放在眼里的人物。
&esp;&esp;当然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esp;&esp;荀文若见华元化医术高明,向曹孟德求情都没有挽救回华元化的性命。
&esp;&esp;季汐也就欺负张仲景这样的好人。
&esp;&esp;张仲景在任长沙太守的时候,因为官员不能走访百姓的家里,所以想了个开堂坐诊的妙招。
&esp;&esp;都能为病患做到这一步,肯定不会拒绝看病。
&esp;&esp;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医术高明,尤其是治疗忧虑成疾的患者很有经验,能够“药”到病除。
&esp;&esp;这是有实例证明的,而且都成了典故。
&esp;&esp;有张仲景在身边,即便荀文若真的到了忧思成疾的那一步,也能将病给治好。
&esp;&esp;请张仲景来豫州,有备无患。
&esp;&esp;王伯舆虽然是季汐的下属,但也是季汐的朋友,有疑惑便直接问道:“为何非要请张长沙来豫州?”
&esp;&esp;季汐是想征召张仲景?
&esp;&esp;人难免会患有疾病,有个医术高明的医者在身边确实要安心些。
&esp;&esp;且张仲景的医德非常好。
&esp;&esp;季汐说道:“我想重金聘请他当荀家的家庭医生,平时可以给附近的百姓看病,但荀家有需要的时候能随叫随到。”
&esp;&esp;王伯舆能猜出家庭医生的意思。
&esp;&esp;南阳郡录属荆州,在曹孟德的势力范围内,和豫州紧挨着。
&esp;&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