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回涯 第55节(3 / 4)

义之名,原来应该是宋回涯的!”

&esp;&esp;“你谢氏父子,真是有千重面啊!那到底还有几分是真!这江湖还剩得几分能信?!”

&esp;&esp;“‘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可笑我江湖历练这么多年,竟是在识人上,栽了个最大的跟头!”

&esp;&esp;“宋回涯又好到哪里去?她为仇恨蒙蔽,满心杀念,她杀那帮恶人,是因为她仁善吗?莫太可笑了!”

&esp;&esp;清溪道长听着众人辱骂痛斥,还要捎带上宋回涯,再是淡然也禁不住一声冷笑,说:“宋回涯若真是一心只想报仇,就不会那么多年隐忍不发,任由谢门主活到今年了。她这些年所杀之人,老道敢说一句,她无愧于心!”

&esp;&esp;众人听出他含蓄的话外之意,静默稍许,涌上前探究道:“所以宋惜微的死,当真与谢仲初有关?!”

&esp;&esp;“宋惜微不是被朝廷围杀的吗?”

&esp;&esp;“你谢老贼不正是朝廷的一条狗吗?!”

&esp;&esp;老僧悄无声息地起身,领着一众弟子离开。清溪道长听着诸人吵闹不休,也觉无趣,甩甩长袖,从人群之中撤离。

&esp;&esp;他站在墙头,转过身,面无表情地望向下方仍在争执的侠士们。

&esp;&esp;老僧不知何时站到他身侧,垂老的面庞上有几分恍惚,轻声道:“而今江湖,怎会是如此态势。清溪,是我等错了吗?”

&esp;&esp;清溪道长只垂眸而视,缄默不言。目光涣散中,思绪透过面前华美的高阁,回到荒凉的沙场。

&esp;&esp;当年宋誓成离开不留山,便是前来寻他相助。可清溪道长觉得他意气太盛,婉言拒绝,闭门不见。

&esp;&esp;多年过去,宋回涯前来寻他时,他已听说过江湖上的一些风传,对这故人之徒偏带几分误解。

&esp;&esp;宋回涯不与他做口舌之争。

&esp;&esp;她常是背着剑,走在很远的位置,专注做自己的事。

&esp;&esp;落日青山,斜阳古道,好像哪里都有她的足迹。

&esp;&esp;后来清溪问她,是否怨恨自己当年袖手旁观,致使宋誓成负剑远走,不留山一夕落败。

&esp;&esp;宋回涯是怎么说的?

&esp;&esp;“救不救是你的事,谈不上恨,不过确实是有些瞧不起你们。”宋回涯抱着剑,靠在墙上说,“你们这些人,总喜欢说什么‘大局为重’,好似天人高高在上,抱着这个理由,心安理得地见死不救。可是那些死在大局里的人,往后的千秋万代与他们有什么关系?活在当下的人命,注定就没有来日的贵吗?若我等生来只配做个朝生暮死的蜉蝣,那什么时候,才能挨到所谓的‘来日’,去做一个人?我等不了。我只活在今日。”

&esp;&esp;年少时的宋回涯锋芒毕露,身上总是带着股不肯屈服的锐气,处境越是落魄,性情越是桀骜。

&esp;&esp;她这份不驯的倔强不是对人,更多是对世道。

&esp;&esp;鹄立瞻天,不懂低头。好似总想着能凭自己的凡人之躯,打出一条新的通天路。

&esp;&esp;清溪心道,哪有这么简单啊,只有小娃娃才会有这样天真的想法。

&esp;&esp;他当时是笑着摇头,不以为然地道:“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就是不成气候。一件事做好了,就觉得自己什么都行,一件事做得不好,就觉得天下什么都不行。”

&esp;&esp;如今想来,这句话说的何尝不是他们自己?

&esp;&esp;眼见着山河陆沉,心余力绌,便觉得目下的世道无药可救。

&esp;&esp;反是宋回涯,这些年沧桑波折,走在千沟万壑,依旧还在做那个义无反顾的怪人。

&esp;&esp;清溪道长抬起头,语气悠长道:“往事莫复问啊,善定。”

&esp;&esp;老僧说:“如今呢?”

&esp;&esp;“如今嘛……”清溪道长背身跃下,留下一句,“江湖不由老道说了算咯。若是还有人敢上青云,老道便为她做长风!”

&esp;&esp;他走在街上,没出一段路,又绕了回来,仰起头问:“宋回涯哪里去了?”

&esp;&esp;·

&esp;&esp;“宋回涯——!站住!”

&esp;&esp;宋回涯一路追至城外,那刺客行踪飘忽,轻功亦是不凡,到后面地上没了血渍,她几次险些跟丢。且因绕过几次弯路,始终未能甩脱身后那帮碍眼的蝇虫。

&esp;&esp;跑到一处荒芜山林时,宋回涯终于瞥见那刺客仓皇的背影。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