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o8章(1 / 2)

他们又不像菱角一样天生力气大,凭借他们俩的力气和速度,将就着两小担柴还是没问题的。

再次到农市之时,竟然还有几个好位置。

先来后到,谁占了地方就是谁的。昨日他们晌午过来,自然就是最差的角落。

把熏鸡和熏兔摆放在身前,堂远清了清嗓子正要吆喝,眼前站了怒气冲冲的父子俩。

“两位是要买熏肉?看看想吃什么?”

年轻些的张口骂道:“瞎了你们的狗眼,谁的地盘都敢占,滚开!”

叶堂远收起笑,看了看左右。

左边的手忙脚乱摆放货物,明显不想掺和。

右边的干笑两声,揣着手吆喝着。

“这位大哥,农市的规矩,难道不是谁先占了算谁的?明日请早,麻烦别挡着我做生意。”

第181章 争地盘

堂远看着面前的父子俩,看样子是祖传的三角眼。

他相信盼儿的手艺,也对自己的能力有底气。

就算换到角落也照样能做下去。

好言商量又不是不行,这语气真招人厌烦。

“好狗不挡道,麻烦让让。”

三角眼儿子更气了:

“你这小子听不懂人话是吧?我让你们俩滚蛋,这处位置一直都是我梁家的,”

堂远:“地皮你买下了?”

“没有,你管得着嘛?”

“不是你买的乱叫唤什么?有事儿就去找虎哥,围在我摊子前没用。”

“瞧一瞧看一看啦,来自南边祖传手艺,上好的熏鸡熏兔嘞~”

三角眼老头把儿子推到身后,黑白无序的胡子抖了抖。

“后生,看你们面生,应是不知规矩。白狼县农市,大家伙儿赏面子,称小老儿一声梁半仙。

我们梁家,自从白狼县有农市那天起,就在脚下这块地方摆摊儿。

哎呀~掐指一算,得有三十一年了。”

老头儿停住话头,下巴微微抬高,眼皮半垂。

不过余光时刻注意着周边人群和叶家兄弟。

时辰尚早,还不到人潮涌动时。农市上的小摊贩多数整理自己的货物。

常在农市摆摊儿的就围过来打圆场。

“哎呀梁半仙儿,是不是耳朵背,听不见公鸡打鸣了?做什么今日来的晚啊?”

“老梁,跟俩毛孩子计较啥,这岁数都快当你孙子了。”

“你们俩小屁孩儿,还不赶紧收拾东西挪挪。”

“趁现在还能找个好点儿的地方,等会儿啊,可别是边角都捞不着。”

七嘴八舌的,堂远和柳承宛如掉入蛙坑。

柳承趁机问帮忙收拾东西的大娘,农市这边不是一直归聚闲帮管的吗?打听消息的时候没听说还有个什么梁家啊?

帮忙的大娘也是看他们两个孩子小,穿着单薄破烂,心中不忍。

“孩子啊,听大娘的话,先给人家把地方空出来。”

堂远和柳承背着背篓,拿上小桌子和秤挪到一边,亲眼看着那对父子整理衣领袖口。

又见那个年轻的摆出的,竟然是刻刀,木头等物。

心中疑惑更甚,只因之前来农市多次,从未见过这对父子。

看大家对父子二人的恭敬程度,兄弟俩又不是没眼色。

堂远甜了笑来问:“大娘,我们以前也不是没来过农市,咋没见过他们呀?”

那位夫人上下左右看着叶家兄弟,奇怪道:

“呀,你俩哪儿来的?没见过总能听说过梁半仙儿啊!”

堂远收了笑,改为淡淡悲色。

“大娘,我们……是孤儿,今年刚迁到白狼县。”

那人以及旁边支棱耳朵的面上露出了然之色。

“啧啧~可怜见的。怪不得不知道呢。

那梁半仙儿啊,祖传的手艺,专门制桃符的。

之前没见过,是因为还没到日子呢。每年都是腊月十三出摊,年三十收摊儿。

梁家从在农市那年,就是这规矩。”

堂远与柳承异口同声道:“桃符?!”

“对呀,你家门上不挂桃符啊?

所以啊,听大娘劝,你们赶紧找个别的空地摆摊儿去。

眼瞅着就要过年了,谁家不想求梁半仙儿手里的桃符?

别说聚闲帮不敢管,就连县里当官的也会给梁家面子的!”

堂远:“这……多谢大娘。要不是您提醒,我们兄弟俩差点儿惹祸。”

“不算什么大事,以后出门在外啊,多打听,多看看,没坏处是不是?”

柳承:“哎!记下了,大娘拿个鸡脚尝尝。”

“哎呀哈哈哈,这孩子真逗,鸡爪子就鸡爪子呗,还脚……”

柳承说话,不时的还能带上南边的习惯。

一个鸡爪子让大娘很是开心,只不过她仅舔舔手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