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每当女飞行员开始试飞,训练基地附近就总是围满了人。
这个时候,郑瑞扬只能黑着脸,一遍又一遍的赶人。
这几天,他都没敢再让瑾泞上飞机。
生怕其他人跟着有样学样,以后不都翻天了。
有了瑾泞的激励在前,女学员为了尽快克服自身不足,各种招数都使了出来。
她们当中的一些人对汽油味道敏感,就专门把汽油洒在手帕上,平时带身上,睡觉放床头,时时刻刻与汽油“作伴”,用这样强制的方法磨练嗅觉神经。
力量不够,她们就拼命锻炼,和男学员一起打篮球、跑步、打秋千、滚旋梯,主动增加自己的训练量。
训练器材少,她们就把扫把、凳子腿等木板代替驾驶盘进行模拟演练,坐在地上手拉手,脚蹬脚练习拉杆蹬舵。
操作上有困难,飞机降落时距离地面高度变化掌握熟练程度不准,她们便加强针对性训练,在楼梯跑上跑下地练习,就连晚上在被窝里,也会握住手指头蹬着床架做练习飞行,努力让自己形成肌肉记忆……
她们拼尽全力,没有丝毫懈怠。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个接一个完成了试飞任务。
经过多日的朝夕相处,男学员们对这群认真努力拼命的人充满了敬重,再也没有了偏见。
每次她们驾驶飞机降落,都会心服口服竖起大拇指,赞叹上一句:
“女飞行员就是厉害!”
第151章 乡村孤女白月光她梦想飞上蓝天(三十一)
功夫不负有心人,14名女学员通过全方位的努力后,克服了生理关、心理关和理论关,用时仅7个月便通过测试,平均每人飞行训练时长77小时44分,完成了由飞行学员到飞行员的身份转变。
同时,其余41名空中领航员、通信员和机械员也陆续毕业。
至此,新中国第一批55名女飞行人员无一掉队,全部学成!
毕业那天,她们坚定的誓言响彻云霄——
“不做蓝天花瓶,要做蓝天战士!”
-
距离受阅典礼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元旦刚过,全国人民都从收音机听到了振奋人心的喜讯:
“三八”国际妇女节,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将驾驶里-2型飞机,飞越天安门广场,接受中央领导,北京市人民以及多国外交官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