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48节(1 / 3)

“嘿嘿,我都听领导的。”

叶满枝送他离开,再上楼时,常月娥正背着手打量那一大碗红烧肉。

“刚才谁来了?”

“厂里的,你不认识。”叶满枝夹了一块肉放进她嘴里,“快吃吧,这是我用绿豆汤和水果跟人家换的。”

常月娥哼道:“几个水果就能换这么多红烧肉?刚才来的那人男的女的?”

“宏旺不是说了吗,楼下有个阿姨找我!”

叶满枝在心里感慨小秦同志真机灵呀,难怪能被吴峥嵘留下当通信员!

吃了红烧肉让叶满枝浑身都是干劲儿。

接连几天一直动员大院儿里的文盲去扫盲班上课。

“小叶干部,刘主任,不是我不支持你们工作!关键是我学了写字也没啥用了,这扫盲班在四五年前就开过,我当时也学了几个字,但是一年也用不上一回,你说我学它干啥?”

“学会了写字,以后你可以自己给亲戚写信,看报纸,给孩子辅导作业,马路上的标语啊广告牌啊都能看得懂,这不比当睁眼瞎好吗?”

“哈哈,你看我们家里有报纸不?孩子上学有老师管,不用我们操心。”刘翠荣往屋里一指,“家里还有一摊活儿呢,我哪有时间天天去念书呀!”

叶满枝说:“文盲可不是好听的词,你就一辈子顶着文盲的头衔过日子啦?”

“嗐,日常过日子,谁会问你是不是文盲啊!没事。”

叶满枝和居委会刘主任接连去了好几个文盲家里。

有人愿意去参加扫盲班,但有那比较顽固的,跟刘翠荣的想法差不多,觉得当文盲不影响生活。

叶满枝觉得这样挨家挨户动员不是办法,效率太低了。

她琢磨了两天后,跑了一趟派出所。

“刘所,咱们所最近是不是在街道内部搞人口普查?”

“嗯,这算是一项长期工作,已经做了大半年了。”

“咱们的户口册上不是有‘职业’和‘文化程度’嘛,咱能不能再顺便搞个居民职业文化调查统计?”

刘所好笑道:“小叶,你看我现在有人手干这种活吗?”

“刘所,我帮您把这项工作抓起来咋样?先在军工大院里搞个试点,如果效果好,咱们派出所再去其他居委会推广。”

有人愿意做白工,刘所没有拒绝的道理。

“你们穆主任那里能同意吗?”

“穆主任向来支持派出所的工作,只要您点头了,我们立马开展工作!”

叶满枝从派出所这里拿到了尚方宝剑,当天就在军工大院里支了一张桌子。

号召大院儿居民来居委会,排队登记各自的职业和学历信息,尤其是那些文盲、半文盲,必须到场。

院儿里愿意来凑热闹的人还挺多,有些人就愿意围在旁边打听人家的职业学历。

叶满枝坐在桌子后面,登记一个名字,就高声通报一次。

“张莉,干部,初中文化。”

轮到下一个人时,又用更大的,能让在场所有人都听到的音量喊道:“杜彬,无业,文盲!”

第31章

叶满枝在大院儿里统计学历信息时, 扯出了派出所的大旗。

这让居民小组长们十分尽心,纷纷组织小组居民,来居委会排队登记。

同一组的居民也是同一层楼的邻居, 各自的学历被喊破时,最先听到的就是这些熟人。

“小叶干部, 你小点声呗, 喊那么大声干啥?”

叶满枝面露疑惑:“我嗓门大吗?”

围观群众立即喊:“不大不大, 哈哈, 我们都听不清。”

叶满枝清了清嗓子,稍稍收了一点音量问:“陈大山同志是吧?职业和学历报一下。”

“职业是食堂厨师。”陈大山语气挺骄傲。

“学历呢?”

“我也不清楚学历怎么算, 我这灶上的手艺是家传的, 以前一心练手艺, 没念过书。”

“识不识字?”叶满枝问, “参加过扫盲班吗?”

“参加过厂里组织的识字班。”

叶满枝将一张报纸递给他,指着一则简讯说:“你把这段新闻念一下。”

“什么新华社什么, 兰州正在兴什么一座大什么的什么电站。现在, 这个什么电站的什么什么分什么什么……”

居委会刘主任打断道:“行了, 一行字你有一大半不认识, 给你登记成文盲!”

“那不是还有一小半认识嘛!”

叶满枝解释道:“陈大山同志, 根据国家颁布的评定标准, 城镇居民识500字以下的, 算是文盲, 识字500-1500的算是半文盲。‘兴建热电站’这几个字你都不认识,只能评定成文盲。”

“哎呀, 我怎么成文盲了呢,顶多算是半文盲!”

“行了老陈,你就别犟了, 你这样的就是文盲!哈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