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1o5节(1 / 3)

他要是没有那么高的股份,还能说他一心为公。

但现在这种情况还真不好说。

牛壮志干了杯白酒诉苦道:“我也不想占股那么高,关键是当时社里要发展,缺少资金。购入五尺龙门铇车、八尺车床,哪个不要钱?银行贷不出款子来,那就只能有我们追加股金了。”

叶满枝插话说:“牛社长,你当初可能确实是有苦衷的,但是社里主要生产门锁,用不上五尺龙门铇车和八尺车床。此一时彼一时了,你还得防着别人说你打着买设备的幌子扩股呢!”

牛壮志:“……”

冯大成点到即止,转而谈起转厂的好处来,什么国家能对资源统一调配啦,什么他以后就是国营大厂的厂长啦,什么工人能参加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啦。

反正讲得天花乱坠,与牛社长哥俩好似的干了好几杯。

叶满枝和黎婷婷全程都没喝酒。

等三人离开国营饭店时,黎婷婷问:“冯科长,那社长扩股的事,咱们真的就不追究了?”

“追究啥?咱们是改革办的,最终的目的是要完成合作社转厂工作,他有多少股份跟咱有啥关系,那是别的部门需要操心的!咱们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要多管闲事!”

叶满枝觉得冯大成所说的不要多管闲事,与“特优同志”那个少管闲事,其实有点异曲同工之妙。

看来这闲事确实管不得。

三人又去光明街上的其他合作社了解了一下情况,回区里的路上,叶满枝心里有点关于转厂的想法,想跟梁主任交流一下。

这几天调研下来,她觉得合作社的规模和服务对象不同,不应该一刀切搞转厂。

傍晚回到人委的时候,正是晚饭时间,她去食堂找梁主任一起吃晚饭,顺便交流一下改革思路。

然而今天梁主任的身边却特别热闹,只给她留了个边边的位置,几乎没有她插话的余地。

几个年轻人似乎都是区人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

“主任,咱们这么大的部门只给两个调干生名额,是不是不太合理啊?”

“对啊,主任,您跟领导们提一提呗,应该给规模比较大的单位和部门增加几个入学名额吧?”

“咱们部门只有两个,像街道办和工商所那种小单位也是两个,这不合理吧?他们本身规模小,有一个就不错了。”

听到街道办几个字,叶满枝立即竖起耳朵,向身边的姑娘打听。

“你们争什么呢?调干生跟街道和工商所有什么关系啊?”

“怎么没关系?区里选拔调干生免试上大学,街道和工商所那么小的单位,居然也要占用两个名额!你觉得合理吗?”

叶满枝:“……”

挺合理呀!

第66章

叶满枝悄咪咪地在食堂里旁听了好半晌, 终于弄清了调干生的情况。

所谓的调干生,就是被组织调派去高校学习的干部。

当然,调干生不止包括在职干部, 还有工农速成中学的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以及中小学教师。

而今年教育部提供的这批免试名额, 是针对在职干部的。

免试名额层层下拨, 从省里下到市里, 再从市里下到区县, 轮到街道和乡镇的时候,据说每个单位可以有两人报名。

即便如此, 区里这些年轻干部们也不满意, 非要把基层单位的名额调整成一个。

叶满枝自顾自埋头吃饭, 没去为基层单位争辩什么。

这些人都是伏天的蝈蝈, 叫得欢,但说话不管用。

否则也不会围着梁主任闹腾了。

她听着几人的讨论, 而后将他们所说的选拔条件, 与自己的条件一一对应。

参加选拔的干部要历史清楚——她历史挺清楚的, 否则无法跟军代表同志相亲。

还要政治上要求进步——她已经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正在以每周两篇的频率, 与刘金宝你争我夺, 积极提交思想汇报。

身体健康——她身体倍儿棒啊, 徐映雪那个病西施用她的体检报告, 都成功混过体检环节了。

高中文化程度,30岁以下的在职干部, 婚育不限。

她每一条都完全符合呀!

这免试推荐名额不就是为她准备的吗?

梁秋燕被办公室的几个年轻人闹得耳朵嗡嗡的,挥手说:“这是领导定下的选拔标准,哪是随随便便更改的?你们还是安心工作吧, 推荐名额只是推荐,所有被推荐的人选汇总到区里以后,还得统一选拔……”

“主任,这推荐名额就是一张入场券,好歹让我们先入场吧?”

“行了行了,这事我说得不算,你们找王主任商量去。”梁秋燕往叶满枝的方向指了指,“这还有同志要找我谈工作呢,你们别来捣乱。”

见状,已经用完餐的年轻人们只好收拾饭盒,不情不愿地离开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