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他是在替瑞王求情,是在为朝廷考虑,实则他已经把瑞王的缺点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
若李仲元在自作主张,那瑞王就是管不住手下人的废物;若李仲元是遵命行事,那瑞王就是为了排除异己、打压兄弟而不择手段的小人。
乾元帝细细读了景王呈上来的供词。
上头细细写了周鸿渐是怎样被李家培养出来的瘦马缠上的,又是怎样被李仲元暗示着跑去刑部纵火的。
周鸿渐和周鸿渐的小妾都还活着,他们全都按了手印。
乾元帝闭上了眼睛,揉了揉自己的晴明穴。
他忍着头疼对戴权吩咐道:“去,拟一道旨意,罢了李仲元的差事,把萧清芬调过去接任苏州织造。”
戴权连忙点应是,跑到一旁草拟圣旨去了。
而景王壮着胆子过去代替了小太监的位置,手法轻柔地为乾元帝按起了太阳穴。
“国事操劳,父皇若能好生保养龙体,才是四海之福。这些日子儿臣和晟儿一起为父皇抄了好些卷佛经,如今已经供到了皇觉寺里,只望父皇能永远康健。”
他这样说,乾元帝心里高兴了一点:“你是个孝顺的,朕都知道。”
“但你身为龙子凤孙,不能对佛道过于痴迷。什么三花聚顶,什么极乐世界,全都是镜花水月。当权之人,绝不能被僧侣羽士的无稽之谈所蒙蔽。小六,你记住了吗?”
乾元帝的声音很轻,但对于景王来说,这道轻轻的声音却不啻惊雷。
好在景王知道父皇希望他给出什么样的反馈。
他受宠若惊地道:“多谢父皇教诲,儿子全都记住了,日后也会好生教导晟儿的。”
景王张口不离儿子的态度唤醒了乾元帝的慈父心肠:“唔,晟儿读书读到哪里了?功夫怎么样?”
“四书五经都读通了,武功比儿子年轻时好得多,晟儿能挽九石的弓箭呢。”
戴权瞧着乾元帝和景王的气氛,心里松了口气。
但是如果可以,他现在一点儿都不想待在乾清宫里。
作为一个没有野心,只想保住性命平安养老的内相,戴权一点儿也不想成为陛下选定景王殿下的见证人。
所幸陛下没有直接把景王殿下定为储君。
在乾元帝的呼唤下,戴权终于呈上了贬谪李仲元的圣旨给他过目。
又在乾元帝的要求下去内库里取了一对白玉如意、一对绿玉斗以及一张宝弓出来。
他要去景王府,代替乾元帝把这些东西赏赐给景王世子。
这是乾元帝对景王世子的勉励,同样是景王亲自给他儿子挣来的,皇城内独一份的体面与风光。
第80章 瑞王愚蠢师徒垂钓,分列甲等前往翰苑
在景王入宫后没多久, 戴权就带着乾元帝的赏赐到了景王府。
诸王很快就打听到了乾元帝赏赐了景王府什么东西。
那绿玉斗和宝弓也就罢了,可那白玉如意真得很难不让人多想。
如意,如意。
景王能够得到陛下的赏赐, 如的自然是陛下的心意……
有些投机之人想要借机投效景王,可景王却深居简出, 不是去衙门当差、就是去宫里请安, 要么就是去皇觉寺给乾元帝跪经祈福。
他根本不接待这些趋炎附势之人。
景王妃和景王世子也紧紧地追随着景王的脚步, 从未出过半分疏漏。
九十九步都走下来了,景王一家又怎会在最后一步出错?
景王的心情好了,瑞王的心情就变差了。
瑞王这回设计景王, 确实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他不但没算计成景王, 还折了一个苏州织造李仲元, 可谓是大败亏输。
但瑞王他居然不去反思自己的问题,反而待在王府里愤愤不平起来。
明明他才是父皇最宠爱的儿子, 为什么父皇却这般偏袒老六?
瑞王想不明白。
老六署理的衙门都出事了, 父皇居然还要赏赐老六的世子白玉如意, 难道老六的儿子就那么好?
要知道,他的昱儿都还没有得到过这样好意头的赏赐呢!
瑞王酸溜溜地想着这些事,压根儿没注意到顺王这个浪荡王爷最近经常进宫请安。
而且对方已经取代他,成为乾元帝身边的新开心果了。
贾璋的分析完全没错,景王确有人君之望。
就这一环环、一套套的手段, 别说瑞王这个蠢货,就算换了齐王来也不一定能招架得住……
朝廷大势风起云涌, 但在国子监这块净土上,叶士高和贾璋还在悠游度日。
其实这两年, 乾元帝也有过要提拔叶士高的想法。
但杨宗祯瞧了瞧那些棘手的职位,连忙找借口代叶士高婉拒了这些升迁机会。
他这是在保护自己的弟子。
景王晓得隐介藏形, 杨宗祯老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