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16o节(1 / 2)

一旁的朱高炽和朱瞻基父子二人同时叹气,合着神迹刚刚分析了那么半天,对牛弹琴了?

让朱高煦和朱高燧这么一问,乐瑶有一瞬间的失忆,她刚刚唠嗑的时候没有说第一条原因么??

【第一条原因当然是下西洋赔钱,虽然面上是赚了,但是加上明贡体系,赚的不如赔的多。】

朱高煦和朱高燧点点头,原来第一条原因竟是这个。

【第二个原因就是方才说的,被坑惨的臣子们的集体反对。

朱棣在的时候还好,众臣不敢言,毕竟之前建议迁都的那个臣子已经被处死,谁也不嫌自己命长。

等着朱棣驾崩,朱高炽登基,这些臣子立马上谏,请求取消下西洋之举。

朱高炽与明太宗朱棣不同,他以仁厚为策,刚登基的时候就平反了当年靖难之役中明惠帝朱允炆的旧党。

从明仁帝朱高炽的谥号就能看出,他受文臣拥护,说直白点,听文臣劝。】

“和宋仁宗那个庸君一样?”赵匡美一看到仁字就想到他们大宋的宋仁宗,文臣心中最向往的帝王。

【分析也分析完了,咱们来总结一下,郑和下西洋在政治层面上还是有很大意义的,但后期的确是拖累了明朝的经济。】

【朱高煦】:那谁对谁错?

朱高煦就想知道答案,是他爹对还是他哥对。

【从后来西方的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闭关锁国而亡。

大航海之策无疑是对的,这点明太宗朱棣比明仁宗朱高炽有眼光的多。】

听神迹说自己错了,朱高炽心中再次波动。

【朱高炽】:大明已无力维持航海下西洋。

【路人甲】:怎么不能维持,明明是明朝的帝王不行。

【这点还真是,明明大明王朝武德充沛,毕竟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王朝。

但是老朱家似乎没一个懂经济的…】

朱棣???

朱高炽???

朱瞻基???

【既然已经讲到郑和下西洋,咱们就着这个话题来讲讲明朝混乱的经济。

第一个被穷死的王朝。】

朱棣!!!

朱高炽!!!

朱瞻基!!!

“穷死?一个王朝还能穷死?”赵匡美惊呼道。

第147章

【朱高炽】:如此修养生息竟然无用?!

这一刻, 朱高煦向来稳重的心态被重重一击,心声出现在天幕上。

穷死?穷?

这个字眼深深刺痛了朱高炽。

朱高炽听到大明最后竟是活活穷死的,心底彻底破防,好似自己的努力到头来全做了无用功。

能省的他都省了, 该停的也都停了, 为何还会如此, 难道自己的儿子是个败家子?!

朱高炽看向朱瞻基, 眼神骇人。

朱瞻基……

“怎么可能,我大明泱泱大国, 如此富饶,怎可能穷死,不可能!”朱高煦不信,他只听过昏君亡国的,穷死亡国, 什么东西?!

“难不成是出了像隋炀帝的败家子?刚刚神迹说的朱叫门?”朱高燧记得神迹说过一嘴, 听这个名字就知不是什么好玩意。

朱高煦和朱高燧齐刷刷的看朱瞻基。

朱瞻基……

此时的朱棣没有心思搭理朱高煦和朱高燧两人, 他拿着账本的手顿住, 不受控制的颤抖了一下。

自己终究是错了?

朱棣方才仔细看着账本,虽然国库面上还富裕不少, 但正如神迹所述, 那些价值看起来很高例如香料珊瑚等物, 有价无市, 如同废物。

这么算起来, 应该是大明赔了,用真金白银换来了一些无用的东西。

朱棣想起方才神迹说的, 不是万朝给大明进贡,而是大明给万朝进贡……

【明太宗朱棣】:大明王朝为何沦落至此, 朕到底哪里错了。

朱棣想不出来,即便朝贡体系有问题,但太子登基便停了下西洋之举,该是及时止损。

即便治国理念不同,朱棣对朱高炽的首层难度

【要是细纠的话,大明的经济应该是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就埋下了隐患的种子。

要说大明的明君也不少,且是接连出现明君,开国皇帝朱元璋自不必说。

明太宗朱棣,咱们之前详细说过,功绩之大,单拿出一件来都是明君。

明仁宗朱高炽,虽然战略眼光不行,但绝对能算的上称职的守城之君。

明宣帝朱瞻基更不用说,承接了仁宣之治。

一连几个明君,也算是国运特别好了,但偏偏这几代明君里没一人会搞经济,经济天赋为零,甚至还是负数。】

天幕上出现了四世同堂的卡通皇帝,头上带着血条,分别是武力值、文治值、经济值。

几个卡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