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秋高马肥之际,就是下一次大战之时。
回城以后,李瑄先到兵甲作坊观察陌刀军盔甲的打造情况。
河西的工匠,在一个月前,到达陇右。
计划六月之前,就能将一千套带有面具的盔甲,包括特制的内甲打造完毕。
陌刀的数量已足。
但需要备用陌刀。
除了丘山铁矿,河西还有两个铁矿。
李瑄派人监察,将好铁运到湟水城。
在城外,扩充后的临洮军,两万士兵已经就绪。
除了农耕时间,隔日一训。
陌刀战术,重甲强弩战术,轻骑与精骑的配合,都是操练的项目。
李瑄必会用一次战斗,证明多马骑兵的机动能力!
在湟水仅仅五天,李瑄就启程至长安。
现在战场主动权掌握在李瑄手中,吐蕃正向长安求和,发生战斗的概率很小。
如果有战事,刘晏为留后,配合高秀岩、王难得处理。
有大战的征兆,八百里加急,李瑄会立刻赶回来。
李瑄这一次去长安,是李隆基召见,李瑄不能不听,否则会引起李隆基的怀疑。
回长安时,李瑄只带罗兴、廖十三等十名亲卫,带二百名亲卫进不去长安城。
由薛错带领剩下亲卫,在节度使府衙日常训练长兵器技击。
李瑄先行一步,后面搜刮武威郡、西平郡豪强的珠宝,会由郡兵押解至长安。
一人四马全速奔驰,四月初,李瑄到达长安。
第144章 杨钊的野望,李隆基召见
长安城南,启夏门前。
“终于到达长安了,我杨钊一定可以出人头地,真正富贵!”
一名穿着宽袍的男子看着人行如织的大门,目光炽热。
他看起来三十多岁,身材高大,面白多须,他身后有一辆车队,由奴仆护卫。
但他现在需要排队,接受金吾卫的身份检查和货物检验。
“唉!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啊!早知道就不从启夏门通过了。”
只是等了半个时辰,都远远未排到他,杨钊沮丧地抱怨一声,觉得自己选错门了。
“老兄,看你是第一次押送货物来长安吧!城东的开远门、金光门、延平门靠近西市,最为拥堵。城西靠近禁中,春明门不允许走货,通化门,延兴门靠近东市,查得更严格。我们左边的明德门,可是连通天街,你觉得那里容易通过吗?耐心等等吧,再过一个多时辰,我们必可通过。”
排在杨钊前面的一名商人,看杨钊颇有气质,就向他回应一句。
“要是进入长安,不用被搜查,不用排队就好了!”
杨钊感叹一声。
他来长安有两个目的,一是携带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的礼物,拜访杨玉环的三个姐姐,希望能在圣人面前,说一些章仇兼琼的好话。
二是想借助以前和杨玉环三姐杨玉瑶的关系,能在长安混一个职位。
杨钊年轻时游手好闲,嗜赌成性,三十岁从军剑南幕府,负责屯田的工作,后来因为能力突出,被推荐为新都县尉。
但沾上赌后,别说是县尉,宰相的俸禄都不够赌的。除非别人巴结你,一直让你赢。
更何况杨钊还喜爱美酒,所以任期到后,他更加穷困,只能依靠大族鲜于仲通。
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与李林甫关系差得很,本想让鲜于仲通来长安走走杨玉环的关系,让他在地方上好混一点。
但鲜于仲通想到他的下属杨钊与杨玉环有一点沾亲带故的关系,于是向章仇兼琼推荐杨钊。
当章仇兼琼看到仪表堂堂,能说会道的杨钊后,立刻举荐杨钊为幕府推官。
杨钊也拍着胸脯应了此事。
这一次杨钊从剑南携带的“土特产”,价值数百万钱,都是要送给杨玉环的几个姐姐。
实际上杨钊与杨玉环关系较远,他们也就是一个曾祖父,都是杨令本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