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唐天将军 第531节(1 / 2)

李瑄笑着点头道。

也表明政事堂他说得算,李林甫必须签字,也不可能因这点小事闹。

姜度只是干笑一声,暗骂李瑄玩弄权术。

“岳父大人,女婿和表兄哪个更亲近一些?”

李瑄见姜度不说话,突然问姜度这个问题。

姜度依旧沉默,难以回答。

照道理是女婿亲近的,但是李瑄算他的女婿吗?

“月底的时候,我会去接岳父和岳母到天水王府赴宴。”

李瑄不再追问,而是又重复一遍之前所说:“岳父大人记得给我选一批优秀的太医。”

“下官遵命!”

如释重负的姜度向李瑄领命。

不一会儿,两人就走出兴庆门,李瑄竟然亲自将姜度送在马车上。

这让姜度摸不着头脑,他终于明白,李瑄还要去中书门下堂,这是专门送他出来。

就因为太医这样的小事吗?

以李瑄的身份和权势,完全可以直接吩咐,没必要亲自过问。

带着忐忑,姜度乘坐马车离开。

李瑄在兴庆宫门口与几名臣子聊一会后,面色一正,回兴庆宫,前往中书门下堂。

李隆基难得来一趟中书门下堂。

“七郎,今年能科举准备得如何?”

李隆基问李瑄。

今年的戊子科定在九月一日,距离科举也只剩下一个月时间。

每年科举是李隆基少有关心的事情。

“回圣人,臣已经想好考题。誊录文吏也全部准备好。”

以往的科举以礼部侍郎为考官,今年则以宰相李瑄为主考官,并重立科举糊名制度,增誊录制度。

李瑄让亲信上官青负责誊录文吏的招收、培训。

旨在科举的时候派上用场。

“今年科举的题目为何?”

李隆基饶有兴致地问。

“臣《观书有感》,作一诗。请万千学子作感。”

“此诗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请出关于新法的策论。”

“其三,将在《九章算术》选三题,由学子解答。”

戊子科李瑄出三大题。

第一《观书有感》。

用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读书,不断从读书中汲取新的营养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同时,告诫考生在读书时要克服浮躁情绪,才能使自己的内心清澈如池水,成熟稳重,为民做事。

源头活水不断,池水才能清澈见底映照出蓝天云影,人只有经常开卷阅读才能滋润心灵焕发神采。

而池水又如明镜一样,提示考生为官之道,一定要清廉,不要误入歧途。

考生可以作《赋》,可以作《诗》,可以作《文》,看考生的水平。

以考生的感悟,确立其是否可以为“士”。

其二是新法的策略,这是李瑄早就确立的。

能对新法有独到的看法,服从新法,才可为士。

其三算术,李瑄觉得基本的算数对官吏还是挺关键的。

这个时代大部分文人士子都会算术。

考一些难度不高的算术,是防止一些“死读书”的书呆子。

同时,告诉士人算术是必修课。

在高宗时代,国子监就设有算术馆,以李淳风整理的《算经十书》为教材。

并设有算科。

但李瑄要的是,将算带入进士科。

第286章 弹劾李瑄,堂兄犯法

“好诗!”

李隆基听到李瑄所言的题目后,抚掌大赞。

此诗妙可不言,能看出李瑄博览群书,非常应科举的试题。

另外,考新法的策略,李隆基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这也让天下文人士子、地方官吏明白朝堂坚定推行新法的决心。

只是将算科带入进士科,还是头一次。

朝廷有专门的算科,只要算术好,就能为官。

“禀圣人,《九章算术》是《算术十经》中最著名的书籍,朝廷不求官吏精通《算术十经》,但最起码得知晓基本算筹,而非一涉及到算,就召唤属吏。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是古代君子需要掌握的,进士最尊贵,也当如古代君子一样。”

李瑄猜出李隆基对算术的顾虑,转而劝道。

“也是!《九章算术》都不读,在为官上有缺陷。”

李隆基点了点头,同意李瑄的试题。

旁边的李林甫默默无言,科举也是李瑄对话语权的一种掌控。

李瑄在利用科举传输自己的观念。

如果多举行几次这样的科举,不出十年,李瑄必桃李满天下。

不过李林甫不会坐以待毙,这段时间,他一直在找李瑄的破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