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6章(1 / 2)

“大骨一块称了。”

他指了指那几根大骨道。

大骨炖汤很有营养,骨头还能给阿黄啃,它保证欢喜。

屠夫咧开嘴乐了,他也欢喜!

这个时间点了,镇里基本上不会有什么人来买肉,原本以为得担回家,没想到还能遇到这等好事。

全卖光了!

最后称下来,两条腰柳肉两斤四两,六十文,大骨四根,四斤五两,四十五文,加上三斤二两五花肉,一百二十八文。

加起来就是二百三十三文。

屠夫大方地把零头三文钱给抹了:“小哥,你给二百三十文就是了。”

韩子文也不讲价,把铜钱数给他,喜得屠夫一个劲直乐。

今天运气实在是好,一般来讲,镇里的人买肉都是几两几两的买,买一斤的都少见,还一个劲跟他讲价钱,要搭头,像小哥这么爽快的太少见了。

“小哥,下次要买肉还找我,秤给你称得旺旺的,绝不少一钱。”

屠夫麻利地把肉用草绳系好,满面带笑地递给韩子文。

韩子文答应一声,把肉放进背筐里,继续往集市里赶。

集市里这会儿卖菜的不多,只在最前方稀稀落落地摆了几个背筐,都是没有卖完的菜。

他上去看了看,有土豆、黄瓜,四季豆,小白菜,卷心白,莴笋,还有点葱姜蒜,显然都是人家挑剩的,又晒了一天,没什么水份,焉焉的,卖价倒也便宜。

反正家里啥菜都没有,他也不嫌弃,把几个菜摊的菜全包了,装了满背筐,才花了不到五十文。

和他的八十几两巨银比起来,简直不算什么。

肉有了,菜也买,想到打算种大豆,韩子文又走到集市旁的种子店,买了一斤大豆种子和一些常见的菜种。

后院那么大的地空着太浪费,种点菜蔬吧。

野菜偶尔吃着还行,长期吃,去油太厉害,人受不了。

正打算回村,他突然想到一个关键问题。

在省城光买了外面的粗布衣服,没有买睡觉穿的里衣!

这个可得要细棉布才舒服,粗棉布太硬,小孩子的皮肤娇嫩,穿着会不舒服。

于是他杀向成衣店,打算买几件里衣。

可惜镇上的成衣店衣服少得可怜,外衣都没几件,更不要说里衣了,二手的旧衣服倒是比较多。

想想也是,青河镇太小太偏僻,镇上人的经济条件都不太好,衣服都自己做,到成衣店买衣服的基本上是些不会做衣服的粗犷男人,他们不会讲究到要穿细棉布的里衣。

看来得自己做了。

到时候把旧的外衣拆了,照着剪照着缝就行,没多大问题。

反正穿在里面,又不用讲究针脚。

实在不行,还能让韩小妹指点一二。

现在晚上不能上网不能玩手机不能看小说,那就做衣服吧。

于是他又往布店跑去。

好在青河镇不大,跑来跑去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做里衣的布料简单,买一匹白色细棉布就行,到时候用多少裁多少。

想到韩三嫂的针线篓里只有一根细细小小的缝衣针,韩子文看了看他虽然修长,却粗糙的手指,感觉肯定捏不住。

搞不好缝衣针都会被他折断。

于是他又买了几根比较粗长的缝衣针,各种颜色的线也买了几大卷。

想想他还真是不容易,一个单身男子,连恋爱都没机会谈,穿到这里来,竟然要拉扯三个孩子,又当爹又当妈。

要是在前世让他这么做,他想都不敢想,现在倒是乐此不疲,干得很开心。

这下要买的东西就全齐了,而他的八十二两银子连零头都没花去。

有钱的感觉可真是好!

他找个没人的地儿,把布匹和肉全放进空间,只留了点蔬菜在背筐里,准备回村。

他得赶快点,也不知道三个孩子饿成啥样了。

刚走到镇口,韩子文就闻到一股包子的香味。

他猛然想起自己早上在省城吃了两个包子,便一直在赶路,都忘了吃东西,这会儿闻到包子味,肚子马上“咕咕”直叫,提抗议。

要是回家,现弄东西要花不少时间,干脆就买包子吧,回去直接就能开吃。

孩子们平时很少能吃到包子,想必也会喜欢。

反正他自己就特别喜欢吃包子,特别是葱香包子,简直是百吃不厌。

而这家包子店,生意一向不错,只是他以前手上没钱,过来过去只能闻味味,今天就吃个够。

他已经计算好了,买十八个,自家兄妹,包括韩小妹小郎中,一人三个!

吃不了晚上接着吃。

包子店老板他认识,是一对中年夫妻,男的姓王,大家都叫这两口子王叔王婶。

韩子文直接走过去问王叔:“王叔,白面鲜肉包多少钱一个?”

王叔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