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5章(1 / 2)

徐京墨想到现在才是九月,怎么这人就能升官了呢,于是问道“师兄,这位可是做了什么不得了的功绩出来?”

“说是原来那位员外郎生了急病,人没了。刚好有了个空缺,又刚好有人推荐了这人。”

这巧合还真多,徐京墨距离京都还是太远了,许多事情都闹不清楚,做什么都只能束手束脚的。

等他回去南宫府,就将此事告诉了南宫君烨。南宫君烨也是松了口气,虽然要掏出去五万两银子,但是这也算是永诀后患了。

他看了看那税目,冷笑着说,“这朝廷倒是会巧立名目,茶商何时多了个十中取一的卖茶税。”

徐京墨几乎瞬间想到那位户部左侍郎李柏然,同出一辙的巧立名目征收税款。这人当真是无可救药了。

金陵事毕,南宫一家与徐京墨打道回府。

徐京墨站在甲板上,看着滔滔江水,还有那越来越远的金陵,心中生出无限感慨。下次再来恐怕就是三年后了,希望那时的主考官至少不是三皇子的人。

回到临安,徐子凌才知道那混账的宗正傅宽又来找儿子的麻烦,咬牙切齿道,“若是他日有机会,必要这个小人好看。”

“母亲不必生气,早晚有这一日的。”

徐子凌心疼地摸了摸儿子的鬓角,谁家十岁的孩子就要为生计奔波,“你回来好生歇歇,前几日你那同窗送了好些东西来,说是谢谢你帮他沉冤。”

杜领航怎么又跑来送礼了,徐京墨有些担心他。虽然他姐姐出嫁时,亲眼看着杜指挥同知将他们母亲留下的财物全转给了她,但是上次那事,大家几乎是撕破了脸皮。

齐国以孝治天下,他又不像自己能断亲,如此一来,必要受制于人。

徐京墨回到家,心里就踏实了,这一夜睡的极沉,直到第二日日上三竿方才醒来。因为睡的太久,他起来以后反倒是觉得浑身酸软无力。

走去院子里,自己打了套拳,才觉得舒服了。

本想着去找杜领航,却见母亲这边的账本都要堆积成山了,只好先帮着把这账清一清。

“母亲,这点心铺子的生意怎么这么好?”

徐子凌自己都觉得意外,大概是因为他们的点心铺子口味比较新颖,许多大户人家都喜欢他们家的味道,有些人家甚至是每日都来采买。

徐子凌手上的银子越来越多,总不能放在家里吃灰,她就一边赚钱,一边购置资产,因为太忙了,才让这账本堆了起来。

第45章 雁过拔毛

徐京墨从未想过母亲会喜欢经商,以前在侯府,她是端庄大气的主母,虽然打理家业,但是似乎那只是她的义务。

如今的生活倒是让母亲活的更自在了,“账本交给儿子,母亲可不要累到了。”

这些账本虽然看起来多,其实账务并不复杂。统共也就三类,一是点心铺子,二是买的田地的出息,三是出租铺子的生意。

徐京墨看着这账本,觉得家里需要请个账房,手里的账明显不是一个人记的,虽说这田里的产出是拿给点心铺子用了,但是两边都不计收支,最后核算出的收益自然是错的。

徐京墨想了想,以后最好定下规矩,从源头开始,无论是卖给旁人的,还是卖给自家的,都按照时价照实记录。他想着想着就想到了南宫家的茶叶,沛姨的可是会做芋圆的。

忙乎了一个下午,总算是把账给理好了。晚上陪着母亲一起用膳,母子两个可不讲究什么食不语,“母亲,儿子觉得您这边需要请个账房,专门管账。”

徐子凌一想就知道,肯定是儿子发现账本里有错了,“恐怕不止是账房,我这置办的产业越来越多,总要有人在外面帮我看着才好。”

她要的可不是一般的伙计,而是能独当一面的掌柜。眼下,她那些铺子都是交给牙人帮忙,但是这可不是长久之计。

今晚沛姨准备的汤是酒酿圆子,那一个个的小圆子精巧可爱,配上醇香的醪糟很是可口。

徐京墨盛了一碗汤给母亲,说“儿子有个想法,不如就着现在这些买卖,再开个新生意,做的起来也许能赚不少,做不起来也亏不了多少。”

“说来听听。”

“咱们家的生意,是自家的田地产出拿去点心铺子,再做了点心去卖,这样卖不起价的粮食都能多些附加值。”可不是吗,一石的米都卖不到一两银子,换成点心少说都是几十两银子。

自家又买了铺子,这样运营成本就少了很多,若是生意不怎么赚钱,可以把铺子租出去,不管多少肯定是个进项。

徐子凌的生意求得就是个稳当。

“你想的新营生可是搭着现有的这些去做?”

“是,点心是吃的,儿子琢磨着可以再做点喝的。”

南宫家的茶叶总有滞销的,这些茶叶单独拿出去卖是卖不起价格的,有些到了最后可能就直接扔了。但是陈茶本身也是有茶味儿的,搭上牛乳、水果,不就成了奶茶。

奶茶的好不好喝是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