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皇后也是看向雁门县的方向,眼神复杂又矛盾。
她希望她自己分析错了,她真的不希望出现这样的事情,不希望她家重八被如此打脸,实在是太丢人了!
但她也希望自己分析对了,因为一旦查出来不是她分析的那样,叶青就无论如何都是个死。
就算之前有天大的功劳,也得被赐死!
但总得来说,她还是希望她分析对了。
原因无他,
因为一旦查出来的真相证明她分析对了,那无疑就是直接促成了,朱元璋和叶青一起对付淮西勋贵的最好结果。
其实,马皇后也只是分析对了一半而已。
她分析对了叶青给朱元璋写这封奏折的第一个目的,但却根本就没有想到叶青的第二个目的。
七天前,
一位濠州小姑娘在一个好心商贩的帮助下,顺利来到了雁门县,她当即就报了案。
可这样的案件,又哪里是县吏可以处理的,只有让叶青亲自处理。
叶青之所以接下这个案子,也只不过是因为‘身处雁门县就一视同仁’的原则而已。
知道案件的详细经过之后,他当晚就写下了这么一份奏折。
在他叶青看来,这个案件对他来说,无疑又给了他一个,让朱元璋赐死的机会,而且机会还很大。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朱元璋在中秋当天看到这么一份奏折,一定会快狠准的赐死他。
但朱元璋冷静下来之后,也一定会发现这份奏折蹊跷的地方。
譬如,他一个雁门县的知县,怎么会拿隔得那么老远的濠州(凤阳)说事!
生性多疑的朱元璋,一定会派人去查,只要一查就给小姑娘伸冤了。
这种顺便做一件好事,也还达成自己愿望的事情,必须是‘何乐而不为’的事情。
只是他又棋差一招!
他算到朱元璋冷静下来,并意识到事有蹊跷的时候,赐死他的八百里加急,已经快到地方了。
也就是说他朱元璋后悔都来不及了!
但他却没有算到,朱元璋会把奏折给马皇后看!
当然,他也必须算不到这一点,因为他就不知道即将要来找他的郭老爷和郭夫人,就是朱元璋和马皇后!
第二天一早,坐朝的人又变成了朱标。
文武百官一看就知道,他们的皇帝陛下又跑了!
而且这一回,他们还都知道朱元璋微服私访的目的地!
第142章:又来给叶大人送钱了,朱元璋依旧眉目如狼!
也就在太阳东升的那一刻,朱标再次开始了不知何时是个头的,坐朝理政生活。
而他的爹娘,则再次以郭老爷和郭夫人的身份,坐着马车来到了应天府北门金川门外。
“陛下,过江的船已经准备好了。”
“这一次虽然不用沿途走走看看,但天气已经热了起来,下午最热的时候,我们就得找地方休息,估计也得走上足足一个月。”
朱元璋掀开车窗帘子,看着头戴斗笠,还披着蓑衣的毛骧等人,也只是严肃的点了点头。
是啊!
他们都这身装扮了,自然也该把天气因素考虑进去。
朱元璋隔着车窗对毛骧说道:“你们身上这东西,可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好宝贝。”
“不仅可以遮雨防寒,还能遮阳防晒,钓鱼的时候不惧风雨,农忙的时候,还能当田间休息的铺盖,比那什么价值百金的锦绣貂毛管用得多。”
“一件好的蓑衣,还能传他个代!”
“你们很聪明,夏天太阳大还下雨多,穿戴这斗笠蓑衣赶路正合适。”
毛镶只是笑着道:“臣训练锦衣卫之时,就发现那些江湖游侠就是这么个打扮,臣觉得还挺像那么回事,就人手一套了。”
听到这么个回答,朱元璋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不错,咱已经看到你们超越那特工大队的苗头了。”
也就在此刻,
又是一批斗笠蓑衣大队,骑着快马就从他们的身边风驰而过,掀起的灰尘让朱元璋赶忙下了帘子。
“这些都是什么人,直接就冲出城,守将也不拦着?”
毛镶在外回禀道:“他们是去濠州查案的锦衣卫,第一次接到暗查任务,还真是干劲十足啊!”
朱元璋听见毛骧的解释后,也觉得还算情有可原,新官上任还三把火,这些才接到任务的小伙子,自然也给予立功表现了。
只不过他们是去暗查,这种事情可是急不来的。
想到这里,朱元璋便担忧道:“是谁带领他们去的,进城之后可不能再这么毛糙了。”
毛骧立马回道:“回陛下,是臣的徒弟蒋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