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随着叶青一道全部带回备战的命令,从东西二门来的将士,全部快速带回。
而本就隶属中门的将士,也回到了自己的战斗位置。
也就在此刻,叶青却是头也不回的走下高台,径直往县城而去。
片刻之后,朱元璋和毛骧这才回过神来,赶紧跟了上去。
朱元璋虽然回过了神来,却依旧久久不能平复自己的内心。
他在明知道眼前这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的所有履历的情况下,还是不禁心中暗自问道:“他真的没带过兵?”
“他一个纸上谈兵的经验都不足的人,怎么可能?”
“这民族事务处理得,咱都”
尽管是心中所想,‘咱都望尘莫及’六个字,他还是不想在心中想出来。
可即便如此,他也知道这是不争的事实!
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是耳朵被震撼到了,眼睛也被震惊了,真就是不想承认都不行了。
作为大明的皇帝,在这大敌当前之时,他非常的高兴,也感到非常的幸运。
可也就因为他是皇帝,他又不禁为叶青这‘一呼万应’的号召力所担忧。
朱元璋看着眼前身披金银双色唐制明光铠的背影,越看就越觉得像一把金银双色的宝剑,还是可以帮自己,也可以伤自己的双刃剑!
是杀是留这个问题,朱元璋现在不想去想了。
因为现在想通了也没用,因为就算下定决心要杀,也得是仗打完之后的事情。
再者说了,他一时之间还很难想通这个问题!
他想着,与其在这个问题上纠结,还不如暂时不去想这个问题,抓紧时间专心学习。
因为他再不想承认,也不得不承认,他处理民族事务的本事,远不及这位年轻的叶大人。
想到这里,他突然就给了叶青一个嫌弃的眼神。
“天天说自己是笨拙的人,你哪里来的脸?”
暗自吐槽这么一句之后,朱元璋立马就从心态上变成了‘郭老爷’。
毛骧的眼里,朱元璋追上去之后,直接就笑了起来。
那马屁拍得,可以说是相当的‘忍辱负重’了!
第219章:叶大人封朱元璋为马后炮,皇帝向县官行拜师之礼!
毛骧的眼里,叶青一边往马厩方向而去,一边听着来自旁边的夸赞之词。
只是对于这样的夸赞之词,叶青并没有多么受用的表现,就好像一个绝世美人早已听腻了关于容貌的赞美之词一般。
对于发生在眼前的这种场景,毛骧也是觉得理所应当,又希望长久下去。
他之所以觉得理所应当,是因为他也觉得叶青的动员能力足可以称之为‘一呼万应’,而他叶青在处理民族事务上的能力,也是相当的老练。
尤其是让这些大明籍蒙元及色目将士做选择的决定,可以说是堪称完美。
作为一个在前元长大的人,他自然知道前元的达官显贵欺凌的可不只是所谓的汉人,就连蒙元人也不放过。
也就是说定居关内的蒙元人和色目人,被欺凌的也绝对不在少数。
如果不是这样,帮助朱元璋打元朝的蒙元人和色目人,也就不会这么多了。
而他叶青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但凡不是个傻子,就都会选择把关外的老乡当敌人打!
当然,这还不是最让人震惊的地方。
就这种让人家做选择的誓师方式,不论是他毛骧还是朱元璋,只要看一遍就会了。
最让人震惊且意想不到的地方,是汉蒙色目混编的军事制度。
他毛骧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想明白,他们以前也是这样的混编制度,不仅不曾亏待他们,甚至还在某些方面给予过特殊的待遇。
可那些蒙元士卒却不仅不思感激,甚至心有埋怨,根本就做不到绝对的‘劲往一处使’!
可这同样的混编制度,怎么到了叶青的手上,就变成了心归一处的好制度呢?
他叶青为什么敢用这种让他们做选择的方式誓师?
因为他就算不问,也知道所有的答案!
他之所以在这里问,只是想让他们自己说出来,只是起到一个强有力的刺激作用,只是为了把他们本就有的同仇敌忾之心,给刺激到火热的状态!
想明白这个问题之后,毛骧自然觉得理所应当!
在他这个除了马皇后就最了解朱元璋的人看来,朱元璋如果还是个明君的话,就应该‘忍辱负重’的去套近乎,然后虚心的请教。
毛骧能够想明白的事情,朱元璋自然也能够想明白,所以他就再次从心态上变成了郭老爷。
而他希望长久下去的原因,那就更简单了。
因为这样的状态长久下去,叶青就不会被朱元璋杀,就算想杀也舍不得杀。
如此一来,他毛骧最不想发生的事情,也就是他奉命去杀叶青这件事,就永远不会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