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程叹了口气,这个问题再怎么思考也没有意思,因为谢玹已经死了,他也从来都没有见过自己的父母。
谢云程想到这里又紧紧握住了那对玉佩,虽然他不能为自己的父母报仇了,但是他还可以为香莲报仇。
御花园中,沁心亭里。
今日宣凤岐为谢云程选的几个伴读进宫了,他想与谢云程在沁心亭中与这些人见面。虽说年后雪都化了,今日天气也好,日光照在人身上暖融融的,只是乍暖还寒时冷风吹在身上还是感觉凉津津的。
宣凤岐披着一件墨色金丝锦绣的斗篷,他一只手牵着谢云程一边走到亭前,他远远便看到亭前站着几位少年。其中站在最前面略高的少年穿着一身竹青色的圆领袍,他用玉冠束起头发,显得风姿绰约。
众人见宣凤岐与谢云程来了之后便忙着屈膝行礼:参见陛下,参见王爷。
宣凤岐见状笑道:都先起来吧。
谢王爷!少年们似乎也知道谁是这座宫廷中真正的主人,所以他们对宣凤岐也是毕恭毕敬的。
宣凤岐看着这些身高七尺,操着一口稚嫩嗓音的少年,他此刻竟有些期待谢云程长大的样子,他是否也如这些少年一般英姿飒爽。
谢云程看着那些人显得怯生生的,他有意无意似的往宣凤岐身后躲着。宣凤岐领着他走到亭中准备好的席座上,他坐下看着那些少年笑道:今日诸位伴读是第一次与陛下见面,大家都不必拘泥于礼仪。
话音刚落,少年异口同声道:是。
虽然宣凤岐嘴上说着他们不用拘泥于礼仪,但是在场所有人都不敢遵守着礼仪。毕竟他们进宫前,他们的父亲再三叮嘱不要得罪宣凤岐,否则他们将死无葬身之地。
宣凤岐此刻侧身看着有些怕生的谢云程:陛下,您快点认识了一下这些人。
谢云程听到这话后便显得极不情愿起身走到前面,那些人见状便一一行礼:微臣礼部侍郎之子曹清玉参见陛下。
微臣左林将军之子厉子骞参见陛下。
微臣太史令之子司空景胜参见陛下。
谢云程绕着那一群人走了一圈,最后他走到那个穿着竹青色圆领袍少年的面前,这少年看着比他大了许多岁,那名少年眼中充满了一种骨子里带来的傲气,所有人都对皇帝低着头,唯独他是在谢云程走到他的面前的时候他才堪堪弯腰行礼:微臣安国公之子裴砚参见陛下。
谢云程听到他这话后微微顿了一下:他就是那个为大周立下赫赫战功的安国公的儿子?
谢云程曾经听说过宣凤岐在辅佐自己登上皇位之初料理许多功臣,但是他唯独不敢动这个安国公。安国公三朝元老,他的势力遍布朝堂,宣凤岐若真的有心想要除他,恐怕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宣凤岐见谢云程停在了裴砚面前后笑了一声:陛下今日已经与诸位伴读见过了,诸位的父亲都是我大周的中流砥柱,你们自然也是我大周未来的栋梁之材,本王选诸位进宫也是想让你们好好辅佐陛下。今日春和景明,诸位不如就在此作一句应景诗吧?
谢云程听到宣凤岐这样说后便抬起头来:既然如此那便由孤来起头好了。
谢云程难得这么积极,宣凤岐听说后赞许地点点头:陛下有此心自然是好的。
话音刚落,谢云程颔首低头沉思着,他一字一句道出自己想的诗:春回雁徘碧江满,雪融草木丛中生。
宣凤岐听到后点了点头,这孩子有进步。
之后便是礼部侍郎之子曹清玉接句。曹清玉今年十四,与谢云程只差两岁,但是他的个头却比谢云程高出一个头,曹清玉接句道:远山如黛近如剑,雁恨春晚欲来迟。
谢云程听到这句诗后眼中闪过一丝光,接近着则是其他几人接下这诗:
日光融融睡鹌鹑,闲饮檐下一盅茶。
一盅清茶半盏香,暖炉旁前抱狸眠。
谢云程听到这几句有意思的诗都忍不住捂嘴笑了,可是轮到裴砚的时候,他正了正神色说道:北疆雪道人畜灭,玄京城中歌舞平。
谢云程听到他这话后蓦地睁大了双眼,与此同时他看向了宣凤岐。宣凤岐脸上的微笑不减分毫,他起身鼓着掌:好一个玄京城中歌舞平啊。
此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噤若寒蝉。其他人都用可怜裴砚的目光看着他,他们知道裴砚这是得罪宣凤岐了,今天他出不出的去这座皇宫还得另说。
宣凤岐听得懂裴砚这是在内涵他,西北雪灾众多百姓和牲畜在严寒中死去时,玄都城中正在欢天喜地过年。裴砚可能是想质问他,他那个时候干什么去了。
宣凤岐没想到这个孩子如此胆大,还比较关心朝政大事。
他走到了裴砚面前,这少年长得差不多跟他一样高了,但是此刻裴砚却莫名被宣凤岐身上的一股气势压倒了,他低着头不敢抬起头来看着宣凤岐:王爷谬赞了。
宣凤岐已经站到他面前了:抬起头来让本王好好看看你。
裴砚听到这话咬了咬牙,他缓缓抬起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