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4章(1 / 2)

反问脱口而出后,刘彻方才惊愕地看着秦念所言。

“回归”?

再往上看,又见“收复”一词。

两次这般用词,秦念的“可惜”竟不是在讥讽他,是真的为南越未能入汉可惜?

【秦念:樛太后与吕嘉陷入僵持时,你认为南越王和樛太后已经归附,只是吕嘉作乱,让庄参带两千人去南越。】

【刘彻:……有何不妥?】

虽然清楚秦念这般口吻,必是要言他所为不妥。

但刘彻不服。

他现在看这般僵持,也认为两千人足矣。

一个安国少季不行,两千汉卒难道还不能除掉吕嘉?

【秦念:庄参说如果是谈判,只需带几个人过去;如果是要攻打南越,两千人不够。于是你把庄参罢官了。】

【刘彻:后事如何?】

因“收复”之说怒意尽去,刘彻已经冷静下来。

以安国少季为汉使“收复”南越已不可行,秦念接下来要说的,或许可行。

【秦念:你改派韩千秋和樛太后的弟弟樛乐带两千人进入南越,吕嘉随即造反。你派出去的这两千人,连同樛太后、南越王赵兴、安国少季一起全部被杀。】

【秦念:最终还是走上了武力攻打的老路。】

【刘彻:……】

刘彻无言以对。

声名尽毁,结果还是以武力攻打南越。

这两千人余人的死,也确实是因为他没有听从庄参的劝谏。

【秦念:不过此战倒是打得很顺利,伏波将军路博德与楼船将军杨仆很快就平定南越全境。】

说到这里,秦念也很想笑。

因为路博德和杨仆在此前李陵事件与朝鲜之战时分别有着糟糕的表现。

但平南越之战,这两人的表现其实非常不错。

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

总算来了个好消息。

刘彻傲然。

路博德与杨仆就能轻易平定南越,这就是大汉的国威!

………

赵佗闭了闭眼。

路博德,不愿为李陵后援。

杨仆,在朝鲜之战中首战即溃败。

然仅以这二人,就能轻易平定南越。

是能使匈奴远遁的汉朝太强,还是主弱臣强的南越国变得极为孱弱?

【刘彻:你将这些说出来,朕要以什么借口去攻打南越?】

虽是抱怨,但刘彻也只是对秦念的多番讥讽不满,并不是觉得为难。

征伐四方、开疆拓土,就是他从小就有的宏愿。

大宛可以说是车令之过。

朝鲜本就成患。

而南越再怎么顺从,他也依旧想要。

没必要再伪装。

民心因此言再度下跌,刘彻也并不在乎。

所谓出征的借口,相信有的是办法找出来,大汉多的是“人才”当汉使。

有借口就是师出有名,倘若实在找不到借口——

秦始皇一统六国、三征百越需要借口吗?

【秦念:开疆拓土需要借口?】

嬴政难掩笑意。

开疆拓土,何需借口!

待看到秦念依旧稳居榜首的民心,笑意愈深。

【刘彻:不错,何需借口!】

李世民没有出言,但心中早有定数。

大唐的疆域,也不是找借口找出来的。

各朝儒生张口欲言,却是在看到秦念的民心时无话可说。

儒家劝谏君王时,最常用的借口就是“民心”。

可秦念岿然不动的民心俨然已是“秦皇所向,皆为民心”。

山河重整,百废已兴。

这就是秦皇民心的由来。

【秦念:但民心太低,会影响到开疆拓土。】

刘彻不满。

因赞同秦念开疆拓土无需借口之说,他的民心又跌到新的低点,与始皇帝嬴政仅有数十名之遥。

秦念的民心却依旧稳居第一。

这时候突然说民心,秦念意欲何为?

“如何让民心赞同开疆拓土?”

即便十分不满,刘彻还是问道。

他不怎么在乎民心,但他与秦念都是渴望开疆拓土的君王。

凭什么秦念却是民心所向?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疑问。

但此问皆为天幕所阻,违反规则二。

正如先前李世民询问“刘彻应如何治国”一般,此问也被天幕认定为这是在询问“秦念如何让民心赞同开疆拓土”。

【秦念:你首先要治理的,就是黄河。】

汉使的话题说完了,秦念相当自觉地开启下一个话题。

她已经熟练掌握这个群的水群技巧。

………

刘彻时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